-
2016年我國3C制造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6/8/12 10:58: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尚處于較低水平,提升空間巨大。工業機器人密度作為工業自動化率的重要指標, 2014年我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36臺/萬人,遠低于日本的314臺/萬人、德國的 292 臺/萬人,僅為國際平均水平 66 臺/萬人的 55%,距制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尚處于較低水平,提升空間巨大。工業機器人密度作為工業自動化率的重要指標, 2014年我國的機器人密度僅為36臺/萬人,遠低于日本的314臺/萬人、德國的 292 臺/萬人,僅為國際平均水平 66 臺/萬人的 55%,距制造業強國尚有約 9 倍的增長空間。到 2020 年機器人密度要達到 100 臺/萬人以上,提升空間巨大。
3C行業機器人及人力成本變化
我國的工業自動化水平提升巨大, 預計到2020年機器人裝機容量將至少增加30萬臺。2004 年-2014 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從 0.71萬臺提升到 18.94 萬臺,保有量的全球占比從 0.84%提升到 12.79%,2014 年的同比增速達到 42.61%,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4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全球占比達12.97%
2014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到 18.94 萬臺
3C 制造行業機器人密度不到 50臺/萬人,將取代汽車行業成為工業機器人裝備的新藍海。汽車行業一直是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行業,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行業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比例達到 45%左右,而電子電器行業的業機器人銷量占比例僅為 20%左右。國內60%的工業機器人也應用在了汽車制造業,汽車工業的機器人密度達到 305 臺/萬臺,遠高于國內 36 臺/萬人的平均水平,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制造業的自動化水平,未來提升空間有限。
目前我國 3C行業的自動化率仍較低,尚存在巨大的自動化改造需求。然而由于 3C 產品的組成零部件數量眾多(例如,手機包含觸摸屏、顯示面板、主板 PCB、電池、中板、后蓋等較大的零部件和攝像頭、結構件等其他細小零部件),且基本都是非標產品,體積小、絕對精度要求高,導致其生產組裝的自動化改造難度較高。富士康代工手機的自動化率僅為 30%。3C 產品包括外殼、玻璃、蓋板在內的零部件制造技術以及整機裝配技術,其工藝和設備都相當成熟,加工內容重復度高,勞動強度高,符合自動化改造特征,以目前我國 3C制造行業從業人龐大的規模去推測,如果行業機器人密度達到韓國水平,則 3C 制造行業的自動化改造潛力巨大。
全球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銷量占比占 45%左右,遠高于電子電器行業的 20%
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密度達到 305臺/萬人,自動化水平遠高于其他行業
2014 年中國 3C 行業產值規模超過 4 萬億元,終端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較高景氣度。2014 年,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 12.69 億部,同比增長 28.0%;平板電腦全球出貨量為2.34 億臺,同比增長 7.2%。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和可穿戴式電子設備等新興消費類電子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由于 3C 產品短周期和更新換代快的特點,3C 行業需求端保持較高景氣度。
智能手機出貨量
平板電腦出貨量
3C 制造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率普遍,成本端驅動行業自動化率提升。3C 制造行業的全球大部分 3C行業產能在中國,大多是代工工廠,不掌握 3C終端產品的核心技術和營銷渠道,處于微笑曲線的底端,行業附加值較小,行業競爭激烈。總體來看,3C 制造行業是買方市場,手機品牌商會把價格壓到最低,企業利潤率很低,3C 制造行業銷售凈利潤率一直保持在 4%左右的較低水平。如何能夠在行業內保持相對較低的運營成本,是目前 3C 制造行業的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3C制造企業通過機器換人來實現自動化率提升,降低生產成本,包括人工成本、設備投資成本等。
3C制造企業位于微笑曲線的底端,競爭激烈
3C 制造行業銷售凈利潤率一直保持在 4%左右的較低水平
人工成本占為 3C 制造企業的主要成本之一,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人工工資不斷上升對 3C制造企業的成本端構成較大壓力。社在 2020年之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減幅相對放緩,年均減少 155 萬人;之后一個時期減幅將加快,2020-2030 年將年均減少 790 萬人,2030-2050 年將年均減少 835 萬人。3C 行業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工成本的大幅上升與勞動力人口的快速下降對企業的生存產生嚴重威脅,倒逼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010 年以來人工工資變化
我國勞動人口比例變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