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養豬產業規模化進程對比及未來中國生豬養豬結構發展趨勢預測
2016/8/17 10:48: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美國養豬業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整合,至2000年基本完成,由70年代末約70萬個商品豬場到2000年不足10萬個,2010年時僅約7萬家,生豬養殖場數量銳減近90%。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①經歷了養殖場數量的急劇減少;②養殖場規模的迅速美國養豬業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整合,至2000年基本完成,由70年代末約70萬個商品豬場到2000年不足10萬個,2010年時僅約7萬家,生豬養殖場數量銳減近90%。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①經歷了養殖場數量的急劇減少;②養殖場規模的迅速擴張;③規模化進程相對減速,場均存欄量趨于穩定,但大規模養殖場數量和存欄比重仍在穩步上升。
美國豬場數量不斷下滑
美國規模化出欄比例圖
美國生豬存欄數走勢
美國生豬場均存欄數走勢
中國養豬業自2007 年開始整合,截止至2015 年,養殖戶數量不斷下降,幅度高達40%。出欄500 頭以上的豬場出欄占比達到45%,同時場均存欄數提升約一倍,但是仍然處于較低水平。
中國豬場數量不斷下滑
中國年出欄500 頭以上豬場出欄占比
中國各等級豬場占比變化
中國生豬存欄量
分析認為,未來中國的生豬養豬結構將由目前的金字塔形向紡錘形轉變。預計未來三到五年,會出現2-3 個千萬頭規模以上的企業;還會涌現出一大批出欄量在5000-10000頭間的規模豬場。以上兩類生豬供應主體將成為國內生豬的主要來源,共同保障穩定的豬肉供應和食品安全。
我國生豬養殖結構將向紡錘型演變
國際對比:我國目前處于規模化養殖的啟動期與加速期之間,具體表現為散養戶的退出已見成效,場均存欄量正大幅上升。500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出欄占比正不斷提高,至2015年已達45%。以上特征較為符合美國的第1、2階段特征,所以判定中國的規模化養殖進程正處于啟動期和加速期中間。從土地資源來看,我國人均國土占有面積低于美國,所以我國的規模化可能更早遇到瓶頸,但大大優于日本。從養殖密度來看,我國遠遠低于日本,所以中國的規模化進度將慢于美國但快于日本。
中美生豬出欄規模化對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