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釬焊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2017年發展前景預測
2016/12/30 10:21: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國內的釬焊材料行業還處于成長期,相對于行業規模來說,企業數量較多,但資質良莠不齊,規模差距較大。大多數的小規模釬焊材料生產還停留在小規模生產和仿制等較低層次的競爭,僅為數不多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生產技術改(一)、行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化程度
國內的釬焊材料行業還處于成長期,相對于行業規模來說,企業數量較多,但資質良莠不齊,規模差距較大。大多數的小規模釬焊材料生產還停留在小規模生產和仿制等較低層次的競爭,僅為數不多的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和生產技術改進,在市場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近年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客觀上對釬焊材料生產企業的資金實力及經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隨著下游行業對產品質量、性能要求的不斷提升和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擁有豐富技術儲備、先進生產工藝、及時供貨能力的釬焊材料生產企業將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根據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1編制的《展會綜合技術報告》( 2011 版)信息, “目前,國內有色焊材生產處于集中與零散共存狀態,大型企業年產值超過5 億元,小企業年產值幾萬元。 ……銅鋁焊材、軟硬釬料產量約 16.3 萬噸,其中硬釬料品種約 500 種,規格約 3000 種,年產量約 3.5 萬噸……近幾年,硬釬料扮演著有色焊材大家庭中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角色。主要硬釬料生產企業包括:杭州華光焊料有限公司、金華市金鐘焊接材料有限公司、金華信和焊接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常熟華銀焊料有限公司、江西金世紀特種焊接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焊材有限公司、上海申澳有色焊材有限公司、鄭州機械研究所、河北宇光焊業有限公司、廣東中山市華中金屬焊料有限公司、昆明貴金屬研究所、三一重工和中國人民銀行的幾家造幣廠等。 其中, 杭州華光和金華信和的年產量超過 2000噸……”
另根據北京埃森焊接與切割展覽會編制的《展會綜合技術報告》( 2015 版)信息, “有色金屬焊接材料雖然總用量遠低于鋼鐵焊接材料,但其應用范圍涵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核電、石油、鍋爐、化工、動力、電氣、汽車、電力裝備、建筑材料、電器、暖通、電子、超硬工具、眼鏡、金屬家具、電光源及照明、金屬工藝品、首飾等產業,在制造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飛機、汽車、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日益輕量化,鋁合金、鈦合金、鎂合金等輕質材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在很多領域替代了鋼,相應的面向輕質合金的焊材需求量持續增加。核電、石油、化工、鍋爐、電力等行業中對耐蝕性有嚴格要求的容器和管路,同樣需采用有色金屬材料制造。輕工產品體積較小且結構相對比較簡單, 熔焊技術使用較少,而適應性廣、易操作的釬焊技術更受歡迎。硬釬焊在家電、暖通、眼鏡、工具、金屬制品、燈飾等多種輕工產業中應用廣泛。 ……十二五期間,國內焊材總產量穩中趨降,但有色金屬焊材產需量仍在持續平穩增加。 2014 年,國內銅鋁焊材、軟硬釬料產量約 20 萬噸……”
從技術水平來看, 目前我國釬焊材料企業能夠生產國際上常用的釬焊材料品種,并且產品相關性能指標也能滿足使用要求,部分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但總體而言與發達工業國家的釬焊材料在工藝水平、產品質量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行業內的主要企業如下:
(二)、行業發展前景
( 1)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
我國空調和冰箱在過去的“十五”和“十一五”期間迎來的爆發式增長,雖然進入“十二五”以來增速放緩, 但是行業整體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一, 市場容量較大。2001-2015年空調、冰箱產量 (單位:萬臺)
我國空調產量從 2001 年的 2,313 萬臺上升到了 2011 年的 13,913 萬臺, 10年間復合增長率為 19.65%; 冰箱產量從 2001 年的 1,349 萬臺上升到了 2011 年的8,699 萬臺, 10 年間復合增長率為 20.48%。 2012 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前期房地產交易量下降等因素影響,空調、冰箱等家電產品的整體需求有所下降,但仍在高位運行。中長期來看,我國家電行業增長動力沒有改變,空調和冰箱行業總體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和較大的發展空間,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農村市場
空調和冰箱做為中國社會生活傳統電器, 一直是人民生活中必須添置的耐用消費品,但受限于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電氣化的普及程度,其保有量一直低于城鎮居民水平, 未來其潛在消費能力的逐步釋放將成為支撐國內空調和冰箱銷量增長的原動力之一。
冰箱每百戶保有量農村城鎮對比
空調每百戶保有量農村城鎮對比
根據國家統計公報,在人均收入增長中, 2010-2013 年四年間農村居民收入相當于 2001-2004 年間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但這兩個時期城鄉居民對空調和冰箱的擁有量有很大差距,以 2012 年為例,農村居民收入相當于 2002 年城鎮居民收入水平, 2002 年城鎮居民每百戶空調和冰箱擁有量為 51.1 臺和 87.4 臺,但 2012年農村居民每百戶空調和冰箱擁有量為 24.4 臺和 67.3 臺,兩者差距較大。
2001-2015年城鎮及農村人均收入增長情況 (單位:元)
同時,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電氣化建設步伐加快,這為農村電器產品的普及提供了基礎保障。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以我國農村居住人口 6.74 億人,每戶常住人口 4人測算,我國農村共有 1.69 億戶,則農村空調和冰箱每百戶保有量每上升 1 臺即可帶動約各 169 萬臺空調和冰箱的內銷需求, 因此一旦農村家庭空調和冰箱需求爆發將極大程度的拉動空調和冰箱的銷量。
2)城鎮市場
相對比農村空調和冰箱的保有量,城鎮的空調和冰箱較為普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空調保有量與發達國家水平的差距明顯。發達國家空調保有量早已從“一戶一臺”的階段邁入了“一室一臺”的階段。目前,我國京滬浙深等省市的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已達 7000 美元,收入提升及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使得家電消費越來越具有日常消費品的特征。伴隨著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以及天氣等因素影響,城鎮居民的空調保有量將邁入“一室一臺”的階段。
同時,在新型城鎮化加速推動的背景下,城鎮家電保有量有望繼續提升。我國城鎮化率目前約為 54%,城鎮化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國城鎮化率若要達到 2020 年 60%的目標,有望帶來大量新增家電需求。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以我國城鎮居住人口 6.65 億人,每戶常住人口2.9 人測算,我國城鎮共有 2.29 億戶,則城鎮空調每百戶保有量每上升 1 臺即可帶動約 229 萬臺空調的內銷需求;另根據住建部相關信息,截至 2009 年底,我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約為 30 平米,則每戶居民住宅面積約為 90 平米,即兩室一廳,若城鎮居民達到了“一室一臺”空調保有量水平,則空調每百戶保有量為 200臺,相比于 2012 年的 126.8 臺/百戶,期間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3)國際市場
我國早已是世界制造工廠,空調和冰箱制造水平更是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從這個方面來說,未來全球的空調和冰箱制造的產能轉移,相當大的程度將由中國來主導。中國家電依托廣闊的地域和 14 億人口所蘊含的巨大市場,依托已形成的規模優勢、 產品集群優勢、 產業化配套優勢及資本優勢, 仍將保持全球競爭力,以空調為例,近年來我國空調出口整體規模較大,具體如下:
2005-2015年中國空調出口情況 (單位:萬臺)
眾多的出口市場中,未來新興市場將成為我國空調出口的最主要增長點。在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極端惡劣天氣此起彼伏的背景下,印度、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俄羅斯等新興市場人口眾多,而空調產品尚處于導入期,增長空間巨大。我國空調出口區域分布如下:
中國空調出口地區分布圖
4)家電消費升級換代的需求為空調和冰箱的發展積蓄了后勁力量
根據《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細則》規定,電冰箱安全使用年限為 12 至 16年、空調為 8 至 10 年。同時,家電產品在節能、環保、智能化、網絡化與工業設計突破等方面的性能與品質的提升,將進一步推動家電產品的消費升級,從而縮短城市居民空調、冰箱的更新周期,創造大量的有效需求。
2005-2015年家用空調銷售情況 (單位:萬臺)
2005-2015年冰箱銷售情況 (單位:萬臺)
根據上圖,我國在過去十年銷售的空調和冰箱已逐步進入更新換代階段,市場需求量將逐步增加。
5)冷鏈倉儲、運輸需求擴張將帶動除空調、冰箱外制冷設備的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如食物類產品的新鮮度等)也逐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相關數據,目前,我國每年約有 4 億噸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領域,冷鏈物流比例逐步提高。
在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全國現有冷藏庫近 2 萬座,冷庫總容量 880萬噸, 其中冷卻物冷藏量 140 萬噸, 凍結物冷藏量 740 萬噸; 機械冷藏列車 1,910輛,機械冷藏汽車 20,000 輛,冷藏船噸位 10 萬噸,年集裝箱生產能力 100 萬標準箱。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 20-30%、 12%、 15%,僅果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到 1,000億元以上,冷鏈儲存、運輸行業的迅速發展,將催生制冷設備的大量需求。
( 2)電機
釬焊技術在電機的制造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型以上電機,幾乎離不開釬焊。根據能量轉換方向的差異,電機可分為發電機組和動力電機組兩大類,其中發電機組根據使用場合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分為火電機組、風電機組、水電機組和核電機組。
根據“十二五”規劃,到 2015 年我國投入運行的發電機組裝機總量將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到“十二五”末,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將超過 30%,而水電、核電和風電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從機組角度來看,傳統能源煤電機組一般都是大機組,能源結構調整后風電、水電機組單機容量相對要小很多。特別是風電機組一般都在 1-3 兆瓦。雖然單臺機組釬料使用量會小于大型的火電機組,但焊接點數變化不大,由于機組臺數將大幅增加,電機新能源的釬料需求量將呈快速增長趨勢。
在動力電機組方面僅以裝備于鐵路干線電力機車、工礦電力機車、電力傳動內燃機車和各種電動車輛(如蓄電池車、城市電車、地下鐵道電動車輛)等上用于牽引的電機為例。 “十二五”期間,僅全國各城市地鐵、輕軌規劃線路建設里程將達到 2,600 公里,城市軌道建設投資規劃額將達 1.27 萬億元。因此,隨著各城市地鐵、輕軌的建設,城軌、地鐵車輛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市場需求逐步釋放,進而將會帶動牽引電機產銷量大幅提高。
( 3)其他應用領域
1)微波爐磁控管
微波爐主要由電源、磁控管、控制電路和烹調腔組成,其中磁控管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微波爐的心臟。釬焊材料在微波爐生產過程中主要用于磁控管的焊接,且所用釬焊材料為真空高銀釬料。真空釬料在生產過程中需要與空氣完全隔離或者使用保護性氣體,其對雜質含量和含氧量的控制要求極高,只有技術實力較為雄厚的企業才能生產。此外目前全球磁控管的主要生產廠家為美的集團、格蘭仕集團、 LG 等,產業集中度較高。
微波爐作為一種用微波加熱食品的現代化烹調灶具, 已經越來越成為普通家庭的必需品。我國微波爐生產行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產銷量規模一直穩定在 6000 萬臺以上。
2012-2015年中國微波爐產銷量情況
2)真空開關管
真空開關管是中高壓電力開關的核心部件, 其主要作用是通過管內真空優良的絕緣性使中高壓電路切斷電源后能迅速熄弧并抑制電流, 避免事故和意外的發生,主要應用于電力的輸配電控制系統,還應用于冶金、礦山、石油、化工、鐵路、廣播、通訊、工業高頻加熱等配電系統,具有節能、節材、防火、防爆、體積小、壽命長、維護費用低、運行可靠和無污染等特點。
由于真空開關管的外部主要由絕緣外殼及兩端的蓋板拼接而成。其中,絕緣外殼的材質主要陶瓷等絕緣材料,而兩端的蓋板一般為金屬材質。釬焊工藝在連接金屬與非金屬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因此釬焊是真空開關管生產的較優選擇。
同時,為保證真空管內的真空環境及整體的絕緣效果,蓋板與外殼的連接除了密閉之外,還要保證連接材料的真空性質,因此要求釬焊中必須采用真空釬料。
“十一五”以來,國家加快了電力基礎設施建設,而真空開關管作為輸電設備中必備的部件,其生產過程中對真空釬料的需求較大。
2008-2015年新增輸電線路長度及電網建設投資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