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光伏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17/1/15 10:21: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光伏行業發展歷史概況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從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相對于人類短暫的發展歷史,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能量來源,同時,相對于傳統能源,太陽能具有持久性、清潔性和靈活性等優1、光伏行業發展歷史概況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從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相對于人類短暫的發展歷史,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巨大能量來源,同時,相對于傳統能源,太陽能具有持久性、清潔性和靈活性等優點,且轉化過程中無污染、無噪聲,無需開采和運輸過程,既可以直接為小型電器提供電能,又可進行并網發電,應用范圍較廣。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傳統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正在引起高度關注。近年來,隨著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政策支持的日益成熟,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速迅猛。
光伏產業鏈大致分為高純度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的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及相關生產設備的制造。其中,太陽能電池片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太陽能電池片經過串聯通過太陽能邊框封裝保護后形成太陽能電池組件,再配置控制器及安裝系統支架等部件形成光伏發電裝置。
自 1954 年第一塊太陽能電池問世以來,光伏行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①1954~1973 年,首塊太陽能電池問世,光伏行業開始了緩慢發展;
②1973~1980 年,中東戰爭引起的石油危機,使得全球范圍內第一次興起了對太陽能開發與利用的熱潮;③1980~1992 年,石油價格大幅回落,太陽能產品受價格和轉化效率制約,光伏行業發展進入了低谷;④1992~2000 年,由于傳統化石能源燃燒對環境的破壞,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逐漸引起各個國家的重視,使得國際太陽能領域的合作加大,太陽能技術迎來了新的熱潮;⑤進入 21 世紀以來,人們對新能源的渴望促進了風電、生物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發展。數據表明 2002-2011 年間,全球光伏產業年平均增長率為 53%,其中我國光伏產業在2003-2007 年間,平均增長率達到 190%;⑥2011 年至 2014 年上半年,隨著歐洲市場需求大幅萎縮、我國光伏行業產能擴張速度過快,光伏組件價格急劇下跌,行業迅速進入寒冬期;⑦近兩年,隨著國內需求的逐步釋放和國家推動新能源政策的支持,光伏行業逐步復蘇。
與其他主要能源相比太陽能具有以下特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新興經濟體工業的快速增長,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正在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2012 年中國的煤炭消費量首次達到全球煤炭消費總量的一半,而 2012 年新興經濟體貢獻了全球能源消費的全部凈增長,其中僅中國和印度就貢獻了近 90%。到2014 年中國的煤炭消耗量占全球總量超過 50%,2014 年新興經濟體依舊是全球能源消費的主要驅動力。因此,對于如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其能源結構的轉型與節能減排的工作推動迫在眉睫。
近年來,在全球范圍內以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和應用。2002-2012年間,全球能源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從 0.8%升至 2.4%,到 2014 年,新能源消費占能源總消費的比重上升至 3.0%;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達到全球發電總量的 6.0%。
受益于中國、日本和美國等體量較大的光伏市場的迅速崛起,2014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額達到了 3,010 億美元,2014 年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177GW,10年來增長了四十多倍,據統計數據,2015 年全球累計光伏裝機容量達到 227GW。
全球累計光伏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6-201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國家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我國光伏行業市場供求狀況分析
(1)我國光伏制造業發展概況
我國政府在 2013 年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光伏產業相關政策,以支持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2013 年下半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呈現快速增長,大規模光伏電站投入建設,大幅拉動了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制造行業的需求,主要光伏制造企業自 2013 年下半年以來經營狀況整體回暖。2014年,我國光伏產業整體呈現穩中向好和有序發展局面,呈現東、西部共同推進,并逐漸形成由西向東的發展格局。
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多晶硅全球化生產的區域分布格局已經形成。2014年,全球多晶硅產能為 50.2 萬噸,產量為 32.5 萬噸,平均產能利用率為 64.7%。其中,中國多晶硅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 45.0%。2014 年全球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的產能為 91.6GW,產量為 54.1GW,平均產能利用率為 59.1%。其中中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產能為 70.0GW,占全球產能的 76.4%。
(2)社會用電持續增長與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支撐新能源發電市場空間
據預測,2020 年前,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高級階段向初級發達經濟階段轉型的過程中,電力需求將繼續保持增長。國家能源局《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認為在“十三五”及未來較長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總需求仍將剛性增長,對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較快,太陽能利用市場前景廣闊。
(3)我國光伏發電量穩步提升
經歷了 2011 年的低谷期之后,我國光伏行業增長逐漸回暖,據統計:截至 2015 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43.18GW,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光伏電站 37.12GW,分布式 6.06GW,年發電量 392 億千瓦時。2015 年新增裝機容量 15.13GW,完成了 2015 年度新增并網裝機 15.00GW 的目標,占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占我國光伏電池組件年產量的三分之一,為我國光伏制造業提供了有效的市場支撐。全國大多數地區光伏發電運行情況良好,全國全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為 1,133 小時。
3、行業利潤水平的變動趨勢及原因分析
太陽能光伏行業利潤水平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下游行業景氣度、國家對下游太陽能光伏發電政策支持和補貼力度等因素影響。
4、我國光伏行業市場前景
從長遠來看,光伏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太陽能作為可再生清潔能源,受到各國的普遍關注,并制定了較長期的發展目標,《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指出:“歐盟及成員國頒布了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到 2020 年歐盟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 90GW,其中德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51GW,西班牙光熱發電將達到 10GW”。此外,歐盟啟動了“歐洲沙漠行動”,計劃在撒哈拉沙漠建設大規模太陽能電站向歐洲電力負荷中心輸電。歐盟各國普遍通過優惠上網電價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美國通過稅收減免和投資補貼等政策支持太陽能發電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