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氨綸行業基本情況及行業前景分析
2017/4/21 10:23: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氨綸行業基本情況介紹 氨綸是聚氨基甲酸酯纖維的簡稱,其分子結構為一個像鏈狀的、柔軟及可伸長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過與硬鏈段連接在一起,因此氨綸具有高度彈性,可拉長 6~7 倍,張力消失后又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氨綸可用于一切需要良好彈性恢一、氨綸行業基本情況介紹
氨綸是聚氨基甲酸酯纖維的簡稱,其分子結構為一個像鏈狀的、柔軟及可伸長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過與硬鏈段連接在一起,因此氨綸具有高度彈性,可拉長 6~7 倍,張力消失后又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氨綸可用于一切需要良好彈性恢復率的織物,但由于彈性太大,不能單獨做成紡織品,而是與其他纖維混紡供織造使用,一般使用含量為 5-25%,因此氨綸也被稱為“味精型”纖維。
氨綸行業產業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氨綸的生產工藝有溶液干法、溶液濕法、反應紡、熔融紡四種。其中干法紡絲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氨綸紡絲工藝,干法紡絲產量約為世界氨綸總產量 80%。干法連續聚合生產工藝主要分為三個工序:聚合工序、紡織工序、精制工序。
氨綸干法紡絲工藝流程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供需改善,原料看漲,低庫存加高開工,氨綸行業景氣反轉
1、需求:消費升級,紡織業復蘇,氨綸17 年需求樂觀
預計17 年氨綸需求增速7% ,全年需求 56 萬噸。氨綸主要應用于紡織服裝,受益于紡織業發展和消費升級,氨綸消費量自2010年25 萬噸增長至 2016 年的 52.3 萬噸,復合增長率 13.1%。16 年底至今,紡織業微弱復蘇,庫存同比處于歷史低位,補庫存有望推動氨綸需求。隨著氨綸價格中樞的不斷下移,氨綸在紡織品中的添加比例有望進一步提高。氨綸下游需求主要是紡織服裝類,其中圓機和經編主要用于針織內衣、襪子、運動服、泳衣等,包紗主要用于休閑服、牛仔褲等,花邊主要用于裝飾花邊、松緊帶等。
氨綸下游織造需求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受益于紡織業發展和消費升級,氨綸10-16 年表觀消費量復合增長率 13.1% 。我國氨綸表觀消費量從2010 年的25萬噸,增長至 2016 年的 52.3 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為 13.1%。氨綸的需求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過去幾年我國紡織品出口快速增長是推動氨綸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二是隨著消費需求升級,高檔面料需求不斷增長;氨綸需求與居民用于衣著服裝的消費水平密切相關。隨著氨綸產量的增加、價格的下降,使“貴族纖維”氨綸開始平民化,為氨綸的普及創造了條件。
下游紡織服裝微弱復蘇,有助氨綸需求回升。比較近年氨綸和服裝產量的增長率,兩者的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并且氨綸產量增速又顯著高于服裝。根據數據,16 年底紡織業產成品存貨同比處于歷史低點。認為下游服裝行業處在微弱復蘇中,補庫存將會進一步帶動氨綸需求向好。
價格處在歷史低位,有助氨綸進一步推廣。氨綸平民化的過程得益于行業擴張,價格重心不斷下行。10 年和 14 年氨綸的年均價格處在階段高點,之后一年氨綸產量負增長。與滌綸、棉花等大宗紡織原料相比,氨綸屬于添加劑型的小品種產品,其價格彈性更大。16年氨綸價格維持在 30000 元/噸長達半年之久,并且首次跌至 29000 元/噸。認為氨綸價格 17 年雖有反彈,仍處于低位,有助于氨綸應用的進一步推廣。
基于以上判斷,傾向于認為氨綸價格處于周期底部,在服裝面料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服裝行業微弱復蘇,有助氨綸需求增長。樂觀估計,17 年需求有望維持7%增速,達到56萬噸。
10-16年表觀消費量 CAGR13.1%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氨綸、服裝、紗、布的產量CAGR 對比(2010-2016)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氨綸產量增速與服裝產量增速正相關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紡織品存貨同比接近歷史低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氨綸價格 10年及 14年處于階段高點(華峰氨綸,元/ 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供給:17 年有效新增產能僅 2萬噸,開工率持續提升
產能增速放緩,17 年有效新增產能僅2 萬噸,行業開工率有望維持高位。經歷過 14 年的快速擴張之后,氨綸近幾年產能擴張較為有序,產能利用率 16 年達到 79.0%。展望 17 年,市場普遍認為氨綸行業 17 年新增產能超 10 萬噸,占比 10-20%,新增產能的快速投放會阻礙企業盈利復蘇。根據草根調研,17 年年化有效新增產能僅 2 萬噸,全年產能增速僅為 2.9%。
根據統計,世界氨綸產能前三的國家分別為中國(65%)、韓國(15%)和美國(12%)。近十年來伴隨著氨綸需求的不斷擴大,我國氨綸產能也保持高速增長。2014 年國內產能增長了 17.6%達到 61.4 萬噸,本輪產能擴張,導致氨綸行業景氣度低迷,價格持續下行。經過兩年消化,行業開工率目前保持在 82%以上,處于歷史高位。
16 年產能利用率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原料:PTMEG 和純 MDI看漲,氨綸價差走出谷底
一季度氨綸價差明顯改善,原料看漲,認為氨綸漲價周期剛啟動。測算氨綸成本中,PTMEG 占比最高為 63%,其次是純 MDI11%。17 年 PTMEG 價格從 15350 元/噸上漲至至 15750 元/噸,漲幅為2.6%;受原料價格上漲推動,PTMEG 價格有望持續上行。純 MDI 價格從 16 年初的 15000 元/噸上漲至目前 30000 元/噸,漲幅近 100%;供給不足,純 MDI 價格繼續看漲。認為原料價格持續上漲,氨綸價格將繼續上行。價差方面 17年一季度氨綸價差為 16600 元/噸,環比增長 8.0%,同比增長 1.8%,價差已經走出谷底。
PTMEG 和純MDI 合計占氨綸成本 74%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氨綸價差一季度觸底反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原料推動PTMEG 漲價。國內 PTMEG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氨綸纖維,占比 88.3%。近年來隨著氨綸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 PTMEG 需求量急劇增加,行業迅速擴張。PTMEG 產能從 2010 年的 26 萬噸增長至 2016 年的 74 萬噸,進口逐年降低。然而行業出現了明顯的供過于求的局面,PTMEG 價格不斷下行。17 年初的價格反彈更多是受原料 BDO 漲價推動,認為近期 PTMEG 價格仍將繼續上行。
PTMEG 產能快速擴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PTMEG 進口逐年下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PTMEG 價格 1 季度受原料漲價影響上漲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庫存:行業處于低庫存、高開工率局面
我國氨綸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浙江地區,產能占比 64%。受 G20 峰會影響,部分氨綸企業停產或限產。該地區庫存在 16 年三季度迅速從 60 天回落到 30 天以內。此外,氨綸行業的開工率近期一直維持在 80%以上。 行業目前處在一個低庫存、高開工率的有利環境中。
氨綸庫存16年下半年快速回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浙江地區氨綸產能占比 64%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