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智能立體車庫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7/10/24 15:23: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立體車庫,也稱為機械式停車設備、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對各種非平面停放車輛設施的一種統稱。具體來說,就是用來最大量存取儲放車輛的機械或機械設備系統。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利用鋼結構作為主框架,配合升降和橫移裝置,以及控制系統,組裝而成的停車設備,立體車庫,也稱為機械式停車設備、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對各種非平面停放車輛設施的一種統稱。具體來說,就是用來最大量存取儲放車輛的機械或機械設備系統。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利用鋼結構作為主框架,配合升降和橫移裝置,以及控制系統,組裝而成的停車設備,是解決實際停車問題的一種有效辦法,引導停車向空間發展,促使停車位向空間和地下建造。由于立體車庫具有占地面積小、空間利用率高等諸多優勢,可有效緩解城市停車難的現狀,它代表了現代停車庫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我國立體車庫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立體車庫行業規模分析
我國立體車庫行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90年代引進國外技術和2003年以來的自主研發階段,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立體車庫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立體車庫市場替代空間廣闊,政策發力有望成為行業爆發催化劑。2016年,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共262個城市新建車庫,新建車庫項目2215個,同比增長6.5%;新增機械式泊位數728643個,市場銷售總額達到133.34億元,同比增長20.21%。
2、立體車庫主要是住宅配建為主
應用場景而言,我國立體車庫主要應用于住宅小區、公共配套和單位自用,并以住宅小區停車配套需求為主,占比超過一半,而公共配套和單位自用的用戶保持在20%左右。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新增立體車庫項目中,住宅小區配套項目為1066個,泊位442020個,同比增長14.5%;城市公共配套車庫項目為679個,泊位201858個;單位自用車庫項目為455個,泊位84765個。
3、立體車庫區域發展情況
分布地區而言,立體車庫在大、中、小城市中均有使用,其中二線城市分布最多,一線城市次之。2015年,我國擁有機械式車庫城市達491個,已建立體車庫項目總數超14.4萬個,泊位總量336萬余個,居世界首位,地區分布來看,二線城市占比最大為52%,一線、三線、四線城市占比分別為 22%、14%和12%。
二、智能立體車庫是大勢所趨
1、汽車保有量提升,停車缺口巨大
我國汽車保有量升指全球第二位,保有量快速增長帶來停車泊位的剛性需求。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3.04億輛,其中,6個城市超300萬輛,有23個城市超過200萬輛,49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
相比于日益增長的汽車保有量,我國車位比例嚴重偏低,停車位缺口超過 5000 萬個。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目前我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 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與發達國家1:1.3 相比,我國停車位比例嚴重偏低,全國車位缺口超過5000 萬個。據《2016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北京停車位缺口達355萬個,超過全上海的機動車保有量。深圳停車難的程度與北京旗鼓相當,但上海全市停車位緊俏每個車位有5輛以上汽車等著停。
2、建設用地集約化發展帶動立體車庫需求
2016年我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面積51.8萬公頃,同比減少2.9。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2.08萬公頃,同比下降3.2%;房地產用地10.75萬公頃,同比下降10.3%;基礎設施等用地28.97萬公頃,同比增長0.2%。全國土地出讓面積20.82萬公頃,同比下降5.9%。建設用地集約化的需求強烈。
3、智能立體車庫為大勢所趨
相對傳統停車場而言,智能立體車庫在空間利用率、占地面積、建設周期、投入成本、停車效率及智能化等方面具有諸多優勢。例如,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占地面積約為傳統平面停車場的1/2-1/25,但空間利用率比建筑自走式停車庫提高75%以上,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空間1650平米,而采用垂直升降式 (塔式) 立體停車庫只需50平米,即1平米可停放一輛車。
三、智能立體車庫未來趨勢分析
政策暖風吹拂,行業變革在即,在打破既有格局的同時,新的市場格局也將不斷演繹。國內立體車庫行業風潮涌動將是必然,行業發展或將呈現以下變化。
1、住宅配建占比趨降,公建配套迎風而長
公建配套是政府政策的最直接受益方,從政府出臺的指導意見來看,明確表示未來將大力采用PPP 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停車場建設運營領域,并通過企業債融資和政府專項基金結合方式為停車場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政府作為社會公共產品的提供者,未來停車場公建配套需求占比將有較大提升,而立體車庫行業也將直接受益,同時,由于政府公共產品采購招投標通常設置較高門檻,因此,兼具技術、資金實力并擁有核心客戶資源的大型廠商將更多收益。
同樣受益政策發力,立體車庫單位自用需求規模也將得以提升。總的來看,新格局下,立體車庫行業發展動力機制將出現轉換,直接受益政策的公建配套需求占比將有較大幅度提升,成為行業增長引擎,此消彼長,住宅配套需求占比將趨勢性下降,
但受益滲透率提升,規模總量會有增長。
2、行業集中度先降后升,核心廠商占據市場主導
隨著政策催化作用顯現,短期立體車庫行業集中度或仍將一定程度下降,但隨著行業逐步規范、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叢林法則作用下,小企業出局、核心廠商成為市場主導,行業將呈現高集中度格局。大浪淘金,占據地產商、政府等高端客戶資源,并更多獲得優惠政策資源傾斜的核心龍頭廠商將更多掌握市場話語權。
3、高端化、智能化是長期趨勢
結合日本高端電梯式市場占比不斷提升歷程,以及我國當前停車產業化政策引導方向,政策大力引導社會資本以 PPP 模式進行公共停車場建設,空間利用率更高、適宜城市繁華中心地帶的高端垂直升降式設備有望迎來較大發展空間,占比將有較大幅度提升。同時,由于目前立體車庫在居民小區應用最廣,客戶以滿足基本需求為主,故較為簡易的低端產品仍將占據市場主流。
4、“產品+運營”模式打通產業鏈條
地產景氣下行,原本地產投資主導的格局不斷受到沖擊,加之行業技術壁壘較低,大量中小企業進入,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在此背景下,單一主業的制造商轉型壓力不斷增強。除提升立體車庫設備高端制造水平外,具備較強技術實力、資金實力的核心廠商進入后端運營領域將大勢所趨,“產品+運營”全產業鏈布局不僅契合時勢,也是核心廠商提升市場地位、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