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手機雙攝像頭行業未來市場空間行情分析
2017/12/14 12:44: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畫質需求促使傳統單攝革新升級為雙攝,未來市場空間大攝像頭 的拍攝效果由整個攝像頭模塊質量決定。整個攝像頭模塊里包含多個部件,比如攝像頭的尺寸和制作材料、光傳感器、圖像處理硬件以及軟件等。傳統手機多配以單攝像頭,而單攝像頭拍攝效果的提升主1、畫質需求促使傳統單攝革新升級為雙攝,未來市場空間大
攝像頭 的拍攝效果由整個攝像頭模塊質量決定。整個攝像頭模塊里包含多個部件,比如攝像頭的尺寸和制作材料、光傳感器、圖像處理硬件以及軟件等。
傳統手機多配以單攝像頭,而單攝像頭拍攝效果的提升主要通過對像素的提升完成的。但隨著光學傳感器感光面積受限,像素提升也開始遇到瓶頸,因此很多廠商開始考慮從其他方面進一步提升畫質。從 2000 年夏普發布第一款 11 萬像素的 J-SH04 手機,到 2006 年三星的 1000 萬像素 B600 手機,攝像頭像素經過了一個快速的提升過程。但是隨著 LG Optimus 3D 雙攝手機的問世,僅為 500 萬像素的攝像頭卻獲得了優于千萬像素手機的拍攝效果,引發了行業的新風潮,2016 年 iPhone7 Plus 發布,1200 萬像素雙攝像頭更是引領了單攝像頭像素不斷提升以及雙攝像頭替代傳統單攝革新兩大趨勢。
手機攝像頭的發展歷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而在外觀設計方面,單攝提升畫質 往往通過增加透鏡組數量來提升,厚度也隨之增加 。以 iPhone6 為例,其中僅 rear camera 就使用了 6 片藍寶石鏡片,鏡頭模組突出在手機蓋板之外,影響整體流暢度和美觀,不符合未來智能手機輕薄化需求。而另一方面,雙攝像頭在同等畫質條件下,通過將原來的單攝功能分攤到兩個攝像頭上,有效地平衡智能手機性能需求和攝像頭工藝之間的矛盾。
在成像效果上,單攝無法快速對焦與景深控制 的 缺陷,而雙攝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點 。單個攝像頭即使輔助算法,也沒辦法實現快速光學變焦和記錄景深數據。與此相比,雙攝可以融合算法將功能分攤,主攝像頭成像的同時,輔攝像頭記錄景深、細節輪廓等其他數據,反饋整合后實現快速對焦。目前雙攝像頭方案中,主要有四大細分技術路徑:
。1)不同像素立體攝像頭。以 HTC M8 為代表,主攝像頭負責成像,而副攝像頭負責測量景深數據;
。2)同像素黑白雙攝像頭。以 360 奇酷旗艦版和榮耀 8 為代表,彩色攝像頭負責記錄色彩信息,黑白攝像頭用來記錄物體輪廓和細節。
黑白攝像頭由于沒有色彩濾鏡,其感光性能大幅提升,解析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經過算法整合,能發揮黑白、彩色兩個攝像頭各自的優勢,完善更多圖片細節,有效提升畫質。
。3)同像素平行雙攝像頭。以 OPPO R9s 為代表,采用了平行設計,即同等硬件規格的攝像頭,進光量與感光面積翻倍提高,成像質量可以與多數家用數碼相機媲美。
(4)廣角+長焦攝像頭。蘋果 iPhone 7Plus 中使用的雙攝像頭是包括一個28mm 廣角與一個 56mm 標準定焦,本質上其實是通過搭載不同焦段的鏡頭而帶來了類似光學變焦的效果。除此之外可以將 28mm 的視角與 56mm 的景深進行后期合成,因此讓廣角端的虛化效果更加明顯。
雙攝四大細分技術路徑中,黑白雙攝像頭對于畫質提升效果最為明顯,算法要求也比較高,而廣角+長焦的攝像頭組合,通過兩個不同焦段的鏡頭,放大視野的同時有效調焦,實現圖像無損放大,畫質更清晰。這兩種方案現在是手機雙攝的主流方案。
2、差異化創新助力雙攝滲透率提升,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差異化創新構筑智能終端新壁壘。智能機經過過去幾年猛烈的增長和普及后,現面臨著銷量增速下滑的問題,正力求創新突破窘境。而雙攝作為近年為數不多的創新,各大終端廠家均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相繼發布帶雙攝的器件機型。蘋果公司在 2016 年發布的 iPhone 7Plus 系列中加入雙攝配置,此舉具有行業標桿意義,各手機廠家相繼跟進,現幾乎已成各大品牌旗艦機標配。
主流廠商旗艦機型雙攝方案選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手機廠商在不斷進行手機差異化設計,雙攝作為手機差異化競爭的方向,隨著應用方向的明確和技術路線的統一,將呈爆發趨勢。
根據預測,2020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 19.25 億臺。當前,蘋果 iPhone 系列、三星 Note 系列、華為 Mate 系列/P 系列、OPPO R 系列等高端旗艦機都采用雙攝配置,2018 年大部分廠商旗艦機都會采用雙攝,屆時雙攝滲透率達到 30%,之后再向低端機逐步滲透,我們預計到 2020 年,雙攝在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將達到 60%,智能手機雙攝市場規模將達到 800-850 億元左右,未來幾年將保持高速增長。
雙攝像頭市場空間預測
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全球智能機出貨) (億部)14.3315.2516.1717.1318.1619.25雙攝滲透率1%5%15%30%45%60%雙攝模組價格(元)335136807271.571.5雙攝市場規模(億元)48.01103.7194.04370.01584.3825.83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未來不僅僅是后置雙攝,后置三攝和前置雙攝或 帶來更大需求隨著智能手機的后置雙攝的應用,智能手機廠商也加快了攝像頭領域的其他方面的創新。例如 VIVO X9 采用了前置雙攝設計;谷歌的 Project Tango提出了三攝像頭概念(即當需要測距和 3D 建模時,采用兩個遠距離攝像頭);最新的 VIVO Xplay7 更是采用了前置雙攝+后置三攝的設計。
3、除消費電子外,汽車電子同樣為攝像頭市場帶來新驅動力
ADAS 系統為車載攝像頭帶來新的增量需求
隨著智能駕駛的進一步發展,ADAS 滲透率持續提升。ADAS,全稱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利用車載傳感器收集車內外環境數據,進行動/靜態物體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處理,幫助駕駛者及時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從而提高行車安全及舒適度。ADAS 系統常見功能模塊包括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C(ESP)、自適應巡航系統 ACC、車道偏移報警系統 LD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 FCW、自動緊急剎車系統 AEB、盲點探測 BSD、夜視系統 NV、自動泊車系統 APS 等。而車載攝像頭作為最基本最常見的傳感器之一,對于 ADAS系統不可或缺,未來市場空間將超百億元人民幣。
ADAS 系統中車載攝像頭功能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各個國家也紛紛出臺相應政策保障汽車安全,將加速攝像頭在汽車電子中的應用。2018 年起,美國將強制要求汽車配備后置攝像頭,防止倒車過程中碰撞行人,隨著各安全法規的落地,攝像頭必將持續滲透汽車電子領域。
車載攝像頭市場空間快速增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各國政策推動,車載攝像頭市場空間快速增長。根據估算,全球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將從 2014 年的 2800 萬枚增長到 2020年的 8270 萬枚,復合增長率達 19.8%。
車載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攝像頭升級帶來光學產業新變化,中國廠商迎來新機遇
手機攝像頭的核心零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影像傳感器、鏡頭組、對焦馬達、紅外濾光片(藍光片)、保護膜、基板等。對應的產業鏈企業包括但不限于:圖像傳感器制造商、模組封裝廠商、鏡頭廠商、馬達供應商、濾光片供應商等。由于行業技術壁壘和集中度高,產業鏈的大多數環節的前三廠商的市場份額都在 50%以上。產業鏈的龍頭多為日韓臺所壟斷,大陸的廠商主要集中在 紅外濾光片和模組封裝上,包括 歐菲光、 水晶光電、舜宇光學、 聯創電子。
攝像頭產業鏈主要參與公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CMOS 圖像傳感器占比最大,日韓占據主要市場
圖像傳感器的生產需要復雜的技術和加工工藝, 其 市場長期由索尼(日本)、三星(韓國)和豪威科技過 三家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 60% 。 索尼在 CMOS 圖像芯片領域發展非常成功,其市 場占有率,尤其是高端市場占有率近年來逐漸攀升 。三星 2014 年智能手機業務受阻后,加大了對圖像傳感器的投入,通過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和 ISOCELL 技術(減少像素干擾)的研發,逐漸打入了高端市場。在 2011 年之前,豪威科技無疑是圖像傳感器市場的老大,但隨后幾年逐漸被索尼和三星超越。格科微在低端攝像頭芯片市場一直是以低價為利器,產品多以薄利多銷的形式為主,這也使得其迅速占領低端市場 70%的份額。
CMOS 傳感器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手機鏡頭制造廠商大立光一家獨大
手機鏡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 TSR 公布的資料顯示,2011 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銷量為 14.64 億件,2015 年增長至 31.99 億件,年均復合增長率21.6%。預計到 2020 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銷量將達 44.3 億件。
全球智能手機鏡頭出貨量(億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手機攝像頭鏡頭為技術密集行業,進入壁壘高,行業集中度高,CR3 達65%;其中臺灣的大立光更是一枝獨秀,遙遙領先于其他廠商,高端 6P 鏡頭絕大部分來自于大立光。
國內舜宇光學在崛起,緊追大立光。舜宇光學在光學技術上有長期的積累,已經具備量產 13M、16M 手機光學鏡頭組的能力,20M 的鏡頭組也已經研發成功;2016 年的出貨量占比達到 9.4%,已經成為全球第二的鏡頭廠商,1000 萬像素的高端產品結構占比也在提升,與大立光的差距在逐漸縮小。
。3)單攝模組群雄逐鹿,雙攝模組國內機會大
由于手機和汽車應用的驅動,近年來模組市場規模逐年上升。根據數據顯示,2015 年全球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達到 253 億美元,國內攝像頭模組市場同樣迎來快速發展,2015 年中國模組市場規模 350 億元,并預計到 2020 年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超過 600 億元。
工藝和資金雙壁壘,助力雙攝模組行業集中度提升。雙攝中兩顆攝像頭取景交錯角度縮小不能超過 0.1 度,需要精確校準,并加以固定,工藝難度加大,另外雙攝模組前期資金需求較大,小廠或者新進入者難以支撐,雙攝像頭行業形成資金和工藝雙壁壘,打開良好的盈利空間。從產業鏈調研了解到,雙攝模組的毛利率高出單攝模組 2%左右, 凈利率高出 5%左右。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大趨勢下,龍頭廠商有望在單價提升和市場份額提升兩端受益。
國內歐菲光,舜宇光學,丘鈦科技作為攝像頭模組的龍頭廠商,掌握雙攝模組量產生產能力,并在算法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將受益于未來雙攝滲透率的持續提升。
。4)藍玻璃紅外濾光片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國內占據主要份額
根據數據來看,2015 年紅外濾光片整體市場規模約為 15 億元左右。未來幾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其中新興的藍玻璃紅外濾光片依托其更加優良的效能,未來市場滲透率迅速擴大。藍玻璃 IRCF 主要用于800 萬像素以上的攝像頭中,攝像頭逐步向高像素升級的趨勢也為藍玻璃IRCF 的應用和普及提供了機遇。紅外濾光片主要廠商在國內,有歐菲光、田中技研、哈威特、水晶光電、晶極光電五家,占據市場份額近 75%。
(5)雙攝帶來光學產業變化大,國內廠商迎來新機遇
雙攝帶來的不只是出貨量的提升,還有價值量的提升。對于純攝像頭的供應商,實際上單個攝像頭雙目的售價會比單目高出約 20-30%。另外模組加工工藝難度加大,ASP 也會增加,iPhone7 系列每個攝像頭模塊的組裝成本會增加 50%。雙攝帶來模組加工資金和技術壁壘,行業集中度提升,攝像頭模組龍頭廠商將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和單價提升。傳感器方面,雙攝增加傳感器安裝數量,帶來出貨量上的提升,但 ASP 并不會上升。由單攝到雙攝,無論是產生立體視覺還是要進行圖像融合或光學變焦,都需要好的算法。未來算法將成為成像效果好壞的關鍵。
在雙攝像頭的大前提下,產業鏈將會發生積極的變化,主機廠、算法提供商、模組廠商以及平臺廠之間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和流程,其中能夠整合各方面資源的廠商將從中獲益。
目前國內產商積極應對雙攝,其中 歐菲光于 2017 年 4 月 1 日完成對索尼華南的收購,進一步提升公司攝像頭模組生產制造水平,目前單攝產能約50KK/月,雙攝產能約 8KK/月,同時歐菲光與也 MV 達成戰略合作,卡位算法資源。
舜宇光學 ,在雙攝模組業務上積極布局,成為國內首家雙攝模組廠商,具備先發優勢。布局高端鏡頭,未來持續受益于雙攝和汽車 ADAS。水晶光電,積極擴張藍玻璃 IRCF 產能,未來業績將持續受益興芯微 ,其研發的 ISP 單路圖像效果已經可以媲美 iPhone,為終端廠商提供完整雙攝方案,包括芯片、算法、調試一站式服務,縮短二線客戶產品開發周期,幫助廠商的雙攝像頭手機快速上市。
算法方面,華為,OPPO 都在積極開發其手機的雙攝算法,使手機得到更好的拍照體驗。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