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我國光纖光纜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分析
2018/1/10 15:56:14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在“寬帶中國”戰(zhàn)略推動下,以中國移動為代表三大運營商對光纖需求量大幅提高,中國移動作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需求方,集采量大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需求之和,預計2018年國內光纖光纜需求量有望達到3.2億芯公里2015年在“寬帶中國”戰(zhàn)略推動下,以中國移動為代表三大運營商對光纖需求量大幅提高,中國移動作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需求方,集采量大于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需求之和,預計2018年國內光纖光纜需求量有望達到3.2億芯公里,同比2017年仍大幅增長。預計到2020年國內光纖的需求量有望達到4億芯公里。
運營商光纖光纜歷年集采情況
滿足期運營商采購量中標廠商報價區(qū)間2015中國移動光纖總數量9452萬芯公里;光纜總數量9821萬芯公里54.90-55.08元/芯公里2016中國電信6000萬芯公里最高投標限價為60元/芯公里2016-2017中國移動第一批(6114萬)+第二批(6760.49萬),合約1.29億芯公里65-69元/芯公里2017-2018中國聯通總規(guī)模5830萬芯公里普通光纜光纖包限價為62元/芯公里,加工費用限價為1357元/皮長公里2018H1中國移動第一批次規(guī)模1.1億芯公里-2018中國電信5400萬芯公里-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移動:2015年創(chuàng)下天量集采規(guī)模消化了行業(yè)長期過剩產能,2016-2017年度光纜招標分為兩批次,需求滿足期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合計集采預估約1.29億芯公里,需求量增長約22%。價格方面,由此前的最低價得分最高變成向下引導中間價法,遏制了價格惡性競爭,根據各中標廠商報價換算成光纖價在65-69元/芯公里區(qū)間,價格同比上漲20%左右。2017年11月,公布2018年光纜集采(第一批次)預估規(guī)模約1.1億芯公里,為6個月需求,規(guī)模上僅半年用量就接近前次2017年1.29億芯公里一年用量。
中國聯通:繼2012年集中采購之后的2017年3月再次啟動光纖光纜集采,為2017-2018年一年總量,總采購規(guī)模達5830萬芯公里(第一階梯采購規(guī)模約為4296萬芯公里,價格方面第一階梯標包一普通光纜光纖限價為62元/芯公里,加工費用限價為1357元/皮長公里;第二階梯采購規(guī)模約為1534萬芯公里,標包二帶狀光纜光纖限價62元/芯公里,加工費用限價7585元/皮長公里)。
中國電信:繼2014年底(對應2015年全年用量5000萬芯公里),2016年電信G.652D光纖集采項目需求總計3500萬芯公里,為電信半年用量。價格方面,設置最高投標限價,最高投標限價為60元/芯公里。2017年10月,中國電信啟動400萬芯公里引入光纜和5000萬芯公里室外光纜集采。
我國光纖市場需求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長期來看,在新一輪5G移動通信投資之前,固網寬帶接入將實現從100M到500M、1000M的飛躍,以建設千兆寬帶到戶為目標的新一代FTTH網絡建設有望成為引領光通信產業(yè)未來一兩年發(fā)展新的市場引擎,同時今天的NG-PON部署直接也是為5G移動通信的承載網做準備。韋樂平指出,5G對承載網提出了很多要求。首先是速率和帶寬;其次是延時性能,要滿足ms級的端到端業(yè)務部署,實現架構優(yōu)化和扁平化,減少光纜繞轉路由,以及引入mec和1μs級的超低延時設備。再次是網絡架構調整,包括CU/DU分離、核心網云化等。最后是成本挑戰(zhàn),傳輸成本降速要求是摩爾定律的一半,前傳網絡容量最大,壓力也最大。5G基站建設需要光纖互聯,根據機構測算預計,5G期間(2020-2015)對光纖的需求量總計約3.08億芯公里。
國內光纖光纜行業(yè)比較成熟,行業(yè)集中度較高,前幾家占據國內光纖光纜產業(yè)產能的70%-80%市場份額,近五年來競爭格局較為穩(wěn)定,前五名廠商市場份額排名未有變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