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走量”向“走質”轉變 中國手機贏得海外市場
2018/3/7 13:26: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的背景下,2017年中國手機出口逆市上揚,增長顯著。根據國家工信部日前披露的數據,去年中國生產手機19億部,實現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13.9%,增速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的背景下,2017年中國手機出口逆市上揚,增長顯著。根據國家工信部日前披露的數據,去年中國生產手機19億部,實現出口交貨值比上年增長13.9%,增速比2016年加快10.5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手機14億部,比上年增長0.7%,占全部手機產量的74.3%。
(圖片來源:互聯網)中國手機為何能夠贏得國際市場的青睞,未來又該如何繼續深耕國際市場?
新興市場成為海外布局主戰場
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統計,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72億部,同比減少0.1%,這是智能手機問世以來,首次出現年度出貨量下降。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手機重要的生產及出口國,中國生產了全球超過80%以上的手機產品。在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廠商前五大廠商中,除了前兩位的三星和蘋果,中國手機企業華為、OPPO和小米占據三席,出貨量分別增長了9.9%、12%和74.5%,增幅明顯,顯示出中國手機的國際市場開拓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球手機市場的需求增長以及良好的發展前景是支撐中國手機出口增長的重要外部條件。”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行業發展部總監高士旺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目前從全球來看,手機市場處于飽和狀態,增長率常陷于停滯,但東南亞、印度、南美等新興市場正處于智能手機普及階段,更容易產生銷售增量,從而成為中國手機企業尋求市場突破的重要選擇。
數據顯示,在東南亞,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增長迅速。2017年第三季度,OPPO以17.2%的市場占有率在當地市場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VIVO,市場份額為4.6%。在印度,中國手機品牌同樣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小米的市場占有率占到當地市場的20%,VIVO、OPPO的市場占有率也均達到了7%~8%。
市場普遍判斷,人口大國印度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據印度電信管理局統計,印度2017年全年凈增移動電話用戶數量繼續增長,凈增用戶數量超過1億,是全球增量最大的移動通信市場。同時,印度尼西亞、巴西等也被視為擁有較大潛力的手機市場。
談及中國智能手機在上述國家與地區熱賣的制勝法寶,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姚信威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性價比高、配置高端、外觀時尚、銷售渠道廣、符合當地用戶的喜好集聚成為中國手機的競爭優勢。
從“走量”向“走質”轉變
除了發掘新興市場,中國手機也逐步向歐洲、美國、日本等高端市場進軍。今年1月,OPPO在日本東京舉行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日本市場,并發布全面屏拍照手機OPPOR11s。
據悉,日本手機市場以高端機為主流,近六成市場被iPhone占據。高士旺認為,OPPO手機進軍日本市場可被視為企業試水海外中高端市場的開端。
此外,華為在歐洲市場的強勁勢頭也不可小覷,它在芬蘭及意大利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及18.9%。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需求高端化的帶動,2017年中國手機出口平均單價提升了7%~8%。去年中國手機出口額扭轉了2016年的下降態勢,同比增長9%,達到創紀錄的1260億美元。”高士旺表示,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由增量轉向存量,技術進步使智能手機融合了更多功能,帶動消費重心向中高端產品傾斜,產品結構優化是推動平均出口價格持續增長的根本原因。
在姚信威看來,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風口上,中國手機出海需要更注重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技術與研發投入,進一步強化對相應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加強品牌建設,優化營銷策略,采取多維度的分銷渠道,開展多樣化的促銷活動。只有如此,中國手機才有望在全球市場中持續保持競爭優勢。
轉自:國際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