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遙感衛星發射情況及遙感衛星載荷制造商分析
2018/8/31 14:51: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970 年4 月24 日,我國自行研制并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華民族掀開了向浩瀚宇宙進軍的1970 年4 月24 日,我國自行研制并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自行研制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華民族掀開了向浩瀚宇宙進軍的嶄新一頁。連續突破了“衛星上天”、“衛星回收”、“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和“太陽同步”等層層高技術門檻。
40 余年來,中國衛星緊跟國際衛星產業發展步伐,自主創新,敢為人先,無論在衛星通信、衛星導航還是衛星遙感監測領域,中國衛星產業都居于世界前列,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衛星產業發展道路。中國衛星產業的發展大致分為改革開發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階段。
面對發達國家的層層技術封鎖,中國航天人白手起家,自立根生,艱苦創業,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升空后,中國航天人再接再厲,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1975 年11 月26 日,中國“長征2 號”運載火箭發射返回式衛星成功,衛星在軌道上運行3 天后按預定計劃返回地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
在改革開放前,中國衛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上天到返回的技術突破,衛星的應用立足于科研實驗和技術驗證,雖然發展速度較為緩慢,但是積累了大量的衛星人才和衛星技術,為后續衛星產業的快速發展準備了條件。
據統計2016年我國遙感衛星發射總數為14顆,其中12顆衛星為國內企業生產,2顆為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制造。2017年我國遙感衛星發射總數為19顆,其中18顆衛星為國內企業生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大暑將至餐桌煥新味,魯花高油酸花生油助攻夏日清爽美食
- 2025年廣東省縣域普通高中“托舉行動”開班
- 夜市、夜游、“夜戲水”……繽紛“夜經濟”激發夏日文旅新活力
- 研學游、親子游,創新高!透過數據看各大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 四款萌系車型齊亮相,愛瑪×黃油小熊發布會解鎖“可愛”的N種可能
- 六大領域+三類群體+3000萬人次 我國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行動
- 文化游、自駕游、出入境游……新場景新業態“解鎖”暑期文旅消費新體驗
- 國家能源局:7月16日全國電力負荷再創歷史新高 首次突破15億千瓦
- 乘風破浪 春華秋實——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振全球增長信心
- 7.08億立方米!我國最大“地下氣倉”加倉“蓄能” 織密國家能源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