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僑城北方集團與城市共成長,重塑北方文旅大時代
2020/12/21 14:37:5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人們熱議“詩”和“遠方”走到一起的時候,作為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代表——華僑城走進了大眾的視線,緊抓旅游供給側改革這根主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著獨屬于華僑城的“詩和遠方”。當人們熱議“詩”和“遠方”走到一起的時候,作為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代表——華僑城走進了大眾的視線,緊抓旅游供給側改革這根主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探索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著獨屬于華僑城的“詩和遠方”。華僑城北方集團作為華僑城集團的子集團,秉承“優質生活創想家”的品牌定位和為人民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使命,在“文化+旅游+城鎮化”和“旅游+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模式驅動下,聯動北方多業態文旅資源,充分發掘北方地區的歷史人文價值,北京、天津、涿州、下花園、太原、青島、濟南、淄博、鄭州九城聯動,從主題公園到特色小鎮,從美麗鄉村到文化演藝,不斷踐行著華僑城的創想精神,塑造一處又一處探索美好的生活樂土,與北方萬千用戶共創美好人生。
創想潮玩場景,鏈成歡樂主線
作為國內首個由企業主辦、歷時長、規模大、業態豐富、覆蓋面廣的文旅節慶活動,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從2018年到2020年逐步成長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旅節慶品牌。在2020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北方分會場,華僑城北方集團致力于最大釋放文化節慶活動的影響力,開啟了一系列文旅創想,為北方城市生活注入豐厚內涵和情感價值。從沐夏六月到醉秋十月,共在9個城市開展270余場豐富多彩的活動,將熱情與能量投入與北方人民共度的每一段旅程,每一個節日,每一次體驗,令美好歡樂驚艷時光。
美好生活場景一定不會缺少美食和潮玩。華僑城北方集團在北方多地持續打造主題美食節,旗下京、津兩地歡樂谷推出多個系列主題節慶和大型活動,為活色生香的文旅盛會助陣。
6月,北京歡樂谷攜超級兒童節掀開2020華僑城文化旅游節序幕;7月,濟南華僑城繡源河首屆啤酒節在夏夜暢爽開啟,盡顯湖畔生活的樂趣與精彩;8月,北京歡樂谷首次將歡樂游園體驗與線上觀眾共享,“七夕甜蜜直播夜”活動邀請到央視著名主持人曹凱以歡樂體驗官身份感受歡樂谷的奇趣美好,并以直播形式傳遞歡樂視界, 20余萬粉絲在線參與;7-9月,北京歡樂谷以“夏日狂歡節+國際美食節”營造繽紛暢爽的歡樂時光,天津歡樂谷則將“RED&BLUE”狂歡節的美好景象從陸地公園延續到天津瑪雅海灘,成就北方最極致的水陸兩棲歡樂盛會。
10月,京、津歡樂谷的“街頭藝術節”VS.“假面糖果節”將豐富創想滲透主題公園的每個角落,令游園者沉浸在極富創意和感官驚喜的歡樂場景中;濟南華僑城歡樂湖畔于推出的S文創市集,也持續釋放潮玩歡樂,形式各異的文化表演,豐富多元的國際美食,新鮮有趣的市集元素,都為北方的歡樂場景增添十足魅力。
從沐夏走入醉秋,將近半年的時光中,無論熱烈歡騰,還是寧靜清心,華僑城北方集團承接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續寫了更多“中國歡樂”。
堅定文化自信,沉浸濟南國家寶藏體驗館
2020年,全國首個《國家寶藏》線下體驗館成功落戶濟南華僑城歡樂薈,以挖掘和展現“東方智慧與美學”為核心創意理念,藉由50余件國講述中國人延續千年的傳統生活智慧,利用科技+藝術的手段重新演繹古典與現代融合的東方美學體系。設置九大展區,結合VR、AR等高科技手段,為游客帶來沉浸式趣味體驗,在身臨其境的交互中了解國寶歷史和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明之美。
從春秋戰國的鐘鳴鼎食到盛世漢唐的雍容華貴,從唐三彩初妝落成到景德鎮揮毫潑墨,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激蕩著從未褪色的文化自信歷霸屏爆紅。一股越來越強勁的“新國風”伴隨節目拂過觀眾心田,吹進現實生活,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呈現一派盎然生機。
在濟南華僑城歡樂薈的《國家寶藏》線下體驗館,可以觀賞戰國銅餐具,重見戰國時期民間聚首宴飲的影像;置身遠古自然景觀,看水、魚、鳥、蜥蜴等自然元素與地面陶罐交相互動;漫步夢幻的宇宙空間,觀測織錦工藝在星座、光暈中的動態變幻;欣賞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復原遺失的歷史……在傳達視覺震撼的同時,增加更多趣味性的交互體驗,傳遞知性的古老智慧與精神內核。
《國家寶藏》體驗館二層為多維復合空間,首創兒童國寶故事體系《國寶總動員》,創新探秘戲劇,打造“寶藏男孩”IP,構建傳承中國文化的智趣樂園。
立足于濟南章丘地區傳統文化,華僑城北方集團以國內頂流文化IP,為當地文旅生活助力,創新服務模式,并藉此擴大濟南文化影響力,為北方地區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提供成功樣本,以文化旅游助推社會內循環。
創想美好時光,以藝術喚醒城市活力
城市與藝術,共生共息。時至今日,人們追求的理想城市不再只是提供豐富物質的鋼筋水泥圍城,而是能夠承載思想和文化的棲居地。近年來,中央及地方越來越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產業發展脈絡也越來越清晰,作為以文化產業為主營業務的央企,為了響應文化大發展的政策及趨勢,華僑城集團在文化藝術領域不斷向前邁進。
作為華僑城集團在北方的重要戰略布局,華僑城北方集團從未停止對城市公共藝術領域的探索,并推出“華僑城北方集團長期公共藝術計劃”,以華僑城北方集團落子的十個城市為核心,布局的十七個項目為載體,依據北方城鎮不同的分布特點和文化屬性,甄選具有時代性和話題性的藝術作品,結合中國當代藝術史重要課題,構建起藝術和城市的特有關聯。
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稍息!】青年藝術展
展覽作品——謝林佑《偉大機器》
2020年09月12日—12月06日,OCAT研究中心啟幕“2020研究型展覽:策展方案入圍展”,將參與者對社會現實的緊密關注投射于展覽空間中,將藝術史研究課題與社會歷史現實緊密結合;9月24日 至11月24日,濟南華僑城于華僑城歡樂薈——OCAT濟南繡源河展區舉辦“啟”——首屆濟南華僑城公共藝術展,匯聚了國內四位著名的雕塑家,他們用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開啟華僑城城市文化建設的新篇章;2020年9月26日-10月11日,匯集著名建筑師朱锫及眾多國內外藝術家優秀作品的藝術展——“記憶的形狀”在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正式開幕,展覽遵循主題 “記憶的形狀”,以“記憶”這一抽象概念為線索,從個人、集體、城市三個角度出發,邀請公眾思考個體記憶、群體記憶與記憶載體之間的聯系。
淄博華僑城當代藝術展“記憶的形狀”
展覽作品—關晶晶《剩山12-16》
2020年10月10日,天津華僑城“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通過十個空間、十個故事、十個對話的主線,以多元形態呈現不同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背后故事性的思考;11月20日-2月8日,【稍息!——淄博華僑城青年藝術展】在淄博華僑城藝術中心開展,從當代青年人的視角出發,對當前一些具有時代性特色的問題進行思考和解讀;11月24日-11月08日,【土地·鄉村·人——手藝東方邀請展】在青島即墨龍泉街道火熱進行,這也是華僑城北方集團長期公共藝術計劃中追溯鄉土文化、尋訪藝術本源、發現未來生機的原生態藝術展覽之一。
天津華僑城“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
展覽作品——張權《游樂園》系列雕塑、繪畫、潮品
可以說,華僑城北方集團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可復合的手段,為當代社會呈現多態藝術表現、解讀藝術內涵、展示藝術價值,深化藝術力量,并匯集藝術研究的成果存續和交流共享。
點亮夢想希望,踐行央企社會責任
通過“有生命”“有溫度”“有能量”的展覽,讓藝術是一次美的呈現,也是一場美的培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華僑城北方集團通過藝術美育實踐,為孩子們送上充滿陽光的藝術之旅,并同時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鄉村地區的兒童教育。
以藝術為平臺,為愛前行。2020年11月29日-12月29日,華僑城北方集團黨委·工會·團委聯建助學項目——“苗朵向陽開”貴州三穗寨頭苗寨小學生風景寫生展,在北京798藝術區悅·美術館拉開帷幕,展期一個月。這場別具一格的美術展是“華僑城北方集團長期公共藝術計劃”推出的一場藝術活動,也是一次針對山區兒童藝術美育的探索與實踐。
貴州三穗寨頭的小朋友們,以本真自然的心靈感受家鄉的美好,在公益支教藝術老師的指導下,慢慢學會“以手畫我心”,以畫筆記錄內心情感,用視覺表達與外部世界交流互動。而此次風景寫生展的展覽作品均參與義賣,義賣款項用于貴州三穗寨頭苗寨小學兒童美育事業的持續建設。華僑城在對兒童公益事業的推動中,無不注入了華僑城的“創想”基因和文化內涵。通過一次次的公益活動,華僑城的“創想”之光如今已點亮更多孩子的成長之路,愿這光芒陪伴他們走進更廣闊的天地。
藝術家張春暘女士親赴貴州三穗實地指導孩子們創作
如果說這世界有什么是恒久不變的,那一定是對美好的向往與追求。秉承“優質生活創想家”的理念,創想美好之路上,華僑城北方集團從未停止探索。2020年,從歷史文化的傳承、歡樂能量的鏈接、到藝術與城市的共鳴,再到藝術美育的實踐,華僑城北方集團全心打造著夢想遠方。這一切的美好都不會消逝,那些幫助人們重拾希望的歡樂體驗,必將留存在記憶中,化為持續創想的基因和動能。華僑城北方集團愿與您并肩逐夢,共迎美好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