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定
2024/6/12 15:01:46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我國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這是記者8日從在福建廈門舉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上了解到的。《2023目前我國海洋生態狀況總體穩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這是記者8日從在福建廈門舉行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上了解到的。《2023年中國海洋生態預警監測公報》同日發布。
公報顯示,目前我國近岸海域海水鹽度、溶解氧、酸堿度和化學需氧量無明顯變化,無機氮、活性磷酸鹽有所下降,浮游動植物、大型底棲動物物種數和多樣性指數總體保持穩定。受全球變暖影響,2023年夏季,我國近海表層水溫較常年偏高0.8攝氏度,處于有觀測記錄以來高位。
珊瑚礁、海草床、濱海鹽沼、紅樹林生態系統狀況以優良為主。造礁石珊瑚種類占世界已發現總數的40%,珊瑚礁魚類近600種。2023年,各監測區域活珊瑚覆蓋率較2020年有所增加,生物群落結構總體保持穩定。
近岸海域海草床分布面積約107平方千米。2023年,監測區域海草蓋度較2020年有所增加,水環境和沉積環境總體適宜海草生長。
濱海鹽沼總面積約1132平方千米。2023年,各監測區域鹽沼植被生長狀態較好,大型底棲動物密度較2020年有所增加,沉積環境適宜植被生長。互花米草入侵是當前面臨的主要生態問題。
我國紅樹林總面積292.09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2023年,監測區域紅樹林生態狀況均為優良。
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生態狀況總體穩定,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加,沉積環境良好。黃河口富營養化面積較上年有所減少,長江口多次觀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穩定向好。
據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司長王華介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赤潮、綠潮、海洋低氧、海岸侵蝕等災害問題依然存在。2023年,共發現赤潮46次,黃海滸苔綠潮最大覆蓋面積998平方千米,發現局地生物暴發事件5起,沿海海平面較常年高72毫米。河口低氧、海岸侵蝕在局部區域較為突出。
據了解,我國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15萬平方千米,保護海域9.33萬平方千米,累計整治修復海岸線近1680千米,濱海濕地超過75萬畝。(記者 黃韜銘)
轉自:新華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