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 支出24860億
2018/2/5 14:2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農業部30日公布2017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數據。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各地推進結構調整、綠色農業部30日公布2017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數據。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各地推進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穩定糧食生產,實現了穩中向好,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供給質量顯著提升。產品結構調優,糧食產量達到12358億斤,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占比提高到27.5%,籽粒玉米調減1984萬畝,大豆面積增加871萬畝;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增長1.3%和1.8%,快于豬肉產量增速0.5個和1個百分點;果菜茶等“菜籃子”農產品供應充足,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顯著增加。同時,產業結構調順,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效,全年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1萬億元;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車道”,農產品網絡零售交易額保持兩位數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營業收入近6200億元,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農民收入增速保持“兩個高于”,增收新動力更加強勁。2017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432元,增速為7.3%,分別高于GDP增速和城鎮居民收入增速0.4個和0.8個百分點,城鄉收入倍差縮小至2.71∶1。從構成來看,受農民工總量和工資水平雙增長影響,工資性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達到5498元,比重超過四成,增收貢獻率達到44.5%;在糧棉油糖等農產品價格弱勢運行的背景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創業創新拓展了農民增收空間,帶動經營凈收入增速達到6%;民生持續改善、扶貧力度持續加大,轉移凈收入增速達到11.8%,領跑其他收入增速;土地流轉收租金、要素入股分紅等模式不斷推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紅利不斷釋放,財產凈收入增加到303元,增收貢獻率提高0.8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并將不斷增強。據統計,全年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8%,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6個百分點,并呈現三大特點:民間投資主導地位持續鞏固。第一產業民間投資增長13.3%,總量達到1.7萬億元,占第一產業投資的81.3%,增長貢獻率超過90%;結構調整推動種植業投資加快。種植業投資增速達到16.4,高于第一產業投資增速4.6個百分點,總量近1.2萬億元,占比提高2.3個百分點;新產業新業態成為投資熱點。采摘園、農家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特色村等保持較高關注度,農業主題公園、產業園等投資大幅升溫。據統計,41家產業園帶動投資近600億元。
農業部預計,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啟動實施,將為農業投資提供重大戰略機遇;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將開辟農業投資新空間,第一產業投資總量將持續擴大,投資領域將向優質農產品生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傾斜。伴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加快劃定,畜禽養殖方式和產能布局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基礎將更加堅實;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需求持續釋放,農產品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導向和優質優價的市場導向更加明顯,產需匹配度將繼續提高。(記者喬金亮)
轉自:經濟日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