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
2018/3/6 11:22: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聚焦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領域,梯次推動鄉村山水林田路房整體改善,鼓勵各類企業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
方案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干凈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近年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我國農村人居環境狀況還很不平衡,“臟亂差”問題在一些地區還比較突出。出臺這一方案,就是要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讓農民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條基本原則。”上述負責人表示,基本要求是做到干凈整潔有序。有條件的地區可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條件尚不具備的地區可根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持續推進,不搞“一刀切”。確定實施易地搬遷的村莊、擬調整的空心村等可不列入整治范圍。
據介紹,就如何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資金投入,方案明確了以下渠道: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地方為主、中央補助的政府投入體系,地方各級政府要統籌整合相關渠道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合理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行資金,中央財政要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收益較好、實行市場化運作的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三是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方案提出,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農村垃圾污水處理項目。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將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與特色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有機結合,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引導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個人通過捐資捐物、結對幫扶等形式,支持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倡導新鄉賢文化,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