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規模突破12.8萬億元
2018/6/8 11:36: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銀保監會表示,去年以來,在信托業開展的防風險和治亂象行動效果初顯。 銀保監會指出,2017年以來,銀保監會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和突出問題,督日前,銀保監會表示,去年以來,在信托業開展的防風險和治亂象行動效果初顯。
銀保監會指出,2017年以來,銀保監會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和突出問題,督促信托業回歸本源、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治亂象、防風險方面,開展信托公司“三三四十”專項治理和現場檢查,下發《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加大重點業務領域窗口指導和風險防控。在引導行業轉型、彌補制度短板方面,聯合民政部制定出臺《慈善信托管理辦法》,印發《信托公司監管評級辦法》,出臺《信托登記管理辦法》,推動信托登記系統上線運行,指導信托業協會制定《信托公司受托責任盡職指引》,通過現場檢查、監管評級、政策引導等方式,督促信托公司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2018年前4個月的數據顯示,各項監管政策和措施開始顯現成效,信托業發展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首先,通道類信托業務規模大幅縮減,行業過快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截至今年4月末,全行業信托資產余額25.41萬億元,比年初減少8334.59億元,降幅3.18%;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16.09個百分點。其中,事務管理類信托資產余額14.97萬億元,比年初減少6719.65億元,同比增速比年初大幅下降28.7個百分點。
其次,銀信類業務降幅明顯,多層嵌套規模大幅下降。銀信類業務實收信托余額11.66萬億元,比年初減少5619.08億元,降幅4.6%;同比增速比年初下降21.25個百分點。銀行表內資金和理財資金利用信托通道嵌套投資其他資管產品規模合計減少超過2200億元。
第三,信托貸款出現負增長,鏈條縮短、投向優化。信托貸款余額8.39萬億元,比年初減少111.07億元,比去年同期少增8478.41億元;同比增速連續7個月下滑,比年初大幅下降16.33個百分點。各類資管產品利用信托通道發放貸款余額比年初減少1182億元,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金融業的信托貸款規模合計比年初減少1552.54億元。
第四,信托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行業盈利水平較為平穩。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壓縮通道業務規模沒有對行業整體盈利狀況產生較大影響。2018年1季度,信托業實現信托業務收入182.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85億元,實現凈利潤129.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85億元。
第五,脫實向虛明顯扭轉,支持實體經濟質效提升。投入實體經濟領域的信托資產余額16.92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29億元,同比增長24.69%,高于全部信托資產同比增速10.97個百分點。其中,投向小微企業的信托資產同比增長19.32%;投向金融業的規模比年初大降9873億元;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規模同比負增長,降幅7.32%。同時,持續拓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和企業資產支持票據業務,有效協助銀行和企業盤活存量資產。
第六,信托業本源業務發展呈現不少亮點。慈善信托發展勢頭良好,共有35家信托公司登記備案79筆慈善信托產品,合同金額9.64億元,涉及扶貧、養老、教育、環保、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家族信托、企業年金信托、保險金信托等特色化信托服務也不斷拓展。
據悉,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強化監管力度,進一步整治信托業市場亂象,對標資管新規,統一監管標準,發揮信托制度優勢,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方式,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促進信托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記者 彭江)
轉自:經濟日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