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同比下降4.2%和2.8%
2019/1/17 11:36: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受政策因素和宏觀經濟的影響,產銷量低于年初預期,全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受政策因素和宏觀經濟的影響,產銷量低于年初預期,全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下降4.2%和2.8%。
但是,當前中國汽車已經占全球汽車市場近1/3份額的產銷數據,足以支持中國汽車產銷連續奪得10年全球第一寶座的輝煌業績,創造了全球以中國市場“最重要”的當代汽車歷史。特別是將此業績放在改革開放40周年和中國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進展和國人品享汽車文明的巨大變遷,顯得尤為珍貴和樂觀。
中汽協公布的其他重要數據包括:乘用車2018年12月銷量223.3萬輛,下降15.8%;2018年全年銷量2371.0萬輛,下降4.1%。商用車2018年全年銷量437.1萬輛,增長5.1%;新能源汽車2018年全年銷量125.6萬輛,增長61.7%;中國品牌乘用車2018年全年銷量998.0萬輛,下降8.0%;汽車出口2018年全年出口量104.1萬輛,增長16.8%。
與最近各種悲觀預測相吻合,中汽協發布的2018年產銷數據,正式坐實了中國汽車產銷產生了自1990年起28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對于一個體量近3000萬輛、占全球約1/3的中國市場,如果“風物長宜放眼量”,2018仍然屬于“激情燃燒的歲月”。
中國汽車市場首次登頂全球,發生在10年前的2009年。是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但“風光獨好”的中國汽車,在減免購置稅、汽車下鄉、淘汰黃標車等利好政策相繼出臺后,共生產1379.10萬輛,銷售1364.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高達48.30%和46.15%,并使中國首次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市場。當年排在老二的美國新車銷量為1043萬輛。
此后約10年間,中國汽車市場扶搖直上,直指3000萬輛。同時,“屈居第二”的美國市場雖小有增長,卻徘徊不前,既使全球汽車銷量突破了9000萬輛時,美國車市始終未能突破1800萬輛,坐穩了“副班長”之位。
當然,中國車市去年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畢竟是近30年來的首次“飄綠”。中汽協分析稱,2018年我國汽車產業面臨較大壓力,產銷增速低于年初預計,一方面由于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受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以及消費信心等因素的影響,短期內仍面臨較大的壓力。
縱觀2018年車市,上半年,除2月份外,其余月份銷量均高于上年同期。下半年形勢逆轉,汽車市場連續出現負增長,導致累計增長率持續下降。
此外,中汽協當日同時發布了“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報告從宏觀經濟、市場等相關影響因素解析了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在平衡了車輛進出口之后,預計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需求約為2810萬輛。其中,乘用車預計銷售2370萬輛左右,與2018年基本持平;商用車預計銷售440萬輛左右,同比約增長1%。
中汽協表示,在經歷了2018年的小幅下降與激烈競爭之后,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長,汽車安全、環保、節能、交通擁堵等問題也日益凸顯,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挑戰與機遇并存。(記者 趙偉)
轉自:中國質量報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