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人:以綠色安全原料為先鋒,拓開染燙行業未來出路
2021/10/27 20:55:03 來源:和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2022年化妝品技術趨勢與技術風向標趨勢”在南京舉辦的“中國化妝品研發前沿高層學術論壇”上正式發布,同時,會上還發布了9個風向標技術。記者對9個風向標技術之一“綠色安全新原料技術——二羥基吲哚生產技術”的研發專家、廣州市驕子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徐建人博士進行了采訪。近日,“2022年化妝品技術趨勢與技術風向標趨勢”在南京舉辦的“中國化妝品研發前沿高層學術論壇”上正式發布,同時,會上還發布了9個風向標技術。記者對9個風向標技術之一“綠色安全新原料技術——二羥基吲哚生產技術”的研發專家、廣州市驕子日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華南理工大學徐建人博士進行了采訪。
綠色安全新原料,染發也能護發
提及對整個化妝品行業技術趨勢的判斷,徐博士表示,化妝品的技術進步應該從源頭抓起。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健康和安全,對化妝品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這就要求企業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而缺少新技術、新材料成了企業進步的瓶頸。有實力的原料生產商紛紛投入巨資開展工作:基因工程、生物發酵技術、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離、海洋生物材料、新型表面活性劑、功效材料、溫和的防腐材料都是當前的研發趨勢。
二羥基吲哚生產技術作為綠色安全染發新原料,同樣也是當前化妝品技術研發的風向標技術之一,是近期徐博士與華南理工大學有機化學研究室的眾多專家共同研究的成果,他就該技術的特色及與傳統染發劑的區別進行了介紹。
二羥基吲哚是黑色素的前位體,它在空氣中氧化、聚合變成黑色素。由二羥基吲哚轉化的黑色素與人體頭發的黑色素結構相近,親和性好,顏色自然,染發就是黑色素附著在毛發表層,染發同時還能護發。而傳統的染發劑是對苯二胺等染料中間體在堿性基料中與酸性的氧化劑混合進入發髓,發生中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染料中間體在發髓里聚合成大分子,聚合過程中還有小分子脫落,即有縮聚現象。整個頭皮像一個反應釜,染發時,在頭皮上進行著四種化學反應,頭發會變得又粗又硬,容易脫落。
作為染發劑的新原料,二羥基吲哚具有綠色安全的特性。二羥基吲哚的分子量約是最常用的染料中間體對苯二胺的兩倍,相對來說,它不像對苯二胺一樣容易進入發髓和頭皮染色,也不容易堵塞毛囊。它的分子上有兩個羥基與頭發中的二硫鍵相互吸附固著在毛發的表層,在空氣中氧化聚合成二聚、三聚體,就不容易褪色,達到染發持久的目的。因此它的染發機理是:黑色素吸附在毛發的表面,形成的保護膜。染發的同時可以起到防塵、防曬的作用。
徐建人博士
安全健康是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說起當初選擇研究二羥基吲哚這個原料的原因,徐博士從自己早期進入化妝品行業開始娓娓道來。徐博士從20世紀80年代進入化妝品行業就開始從事染發劑的研制和生產,當時苦于國內染發原料的匱乏,相關工作進展緩慢。后來,徐博士與南方醫科大學天然植物研究所合作,做過中草藥染發劑的研究,始終解決不了高分子色素在頭發上吸附固著問題。
21世紀初,國外有資料報道吲哚類色素染發可以降低頭皮的刺激性,但由于可借鑒的資料少,材料成本高,國內一直沒有嘗試成功。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實力逐漸雄厚,高等院校科研儀器、設備和試劑與國外接軌,國內已經有能力研制出各種分子結構的染發材料用于試驗,現在吲哚已經實現工業化生產。
徐博士及其研發團隊在將二羥基吲哚染發材料研制成功后,還做了一年的產品穩定性研究。但是,開發出來的產品要推向市場有一個先有母雞還是先有蛋的矛盾:沒有批文做產品是違法生產,產品沒有經過幾年的市場的檢驗,沒有大量的銷售記錄,又不可能通過評審,拿不到批文。
因為這個矛盾的存在,對于產品需要兩年、還是三年才能獲準上市,徐博士心中也沒數。不過,徐博士堅信,給消費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產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綠色安全的產品推向市場將會迅速被消費者接受,并淘汰對人體刺激性大的產品,因此,具有綠色安全特性的二羥基吲哚原料一旦上市,其市場前景不容質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