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世佳程創始人張偉,父母培養孩子不是做月餅,模板化培養只會“坑”孩子
2021/12/24 16:45:4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童星,一個迷人又危險的詞匯。在娛樂至上的氛圍里,少數童星名利雙收,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對“童星夢”趨之若鶩。不少家長也以孩子站上舞臺、被人關注為榮耀,奔著名利推孩子去唱歌、去跳舞、去演戲、去直播……童星,一個迷人又危險的詞匯。在娛樂至上的氛圍里,少數童星名利雙收,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對“童星夢”趨之若鶩。不少家長也以孩子站上舞臺、被人關注為榮耀,奔著名利推孩子去唱歌、去跳舞、去演戲、去直播……觀眾喜愛看孩子表演,因為他們天真爛漫、美好真實。父母鼓勵孩子站上舞臺、面對鏡頭,展示自我、增強自信,這無可厚非,但如果把少兒演藝之路走偏,讓孩子過早進入成年人的名利場,付出的代價很有可能是童真的遺失。
演藝行業與所有其他行業一樣,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出類拔萃,在“流水線”上批量制造的童星,不過是揠苗助長的“試驗品”。對兒童天性的過早消費和過度透支,于其更長遠的人生絕無益處。在人生“孕穗拔節”的關鍵期,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健全孩子的心智顯然是更為重要的事,而如何通過踏實努力走向成功、在平凡世界中實現人生突破,或許成年人與孩子同樣需要“精神補鈣”。
——來源:《半月談》
北京宇世佳程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偉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些問題在行業內是確實存在的,當前有一些所謂的經紀公司以培養“童星”為由頭,給家長瘋狂畫餅,以打造兒童巨星為由頭收取家長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很多家長抱著望子成龍的想法,不顧一切地帶著孩子沖進了兒童影視造星的陷阱中,最終失望而歸。
正是因為這些行業中的害群之馬,導致很多人對于兒童影視戴上了有色眼鏡,甚至有很多家長談兒童影視色變。
宇世佳程創始人張偉先生表示:目前,我國少兒演藝行業尚無統一、明確、詳盡的制度規范,相關規定也只散見于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廣告法等,且普遍為原則性規定。面對日益龐大且亂象頻出的少兒演藝市場,張偉先生建議應當進一步明確未成年演員的參演標準,對其參演劇目、內容、角色等進行篩選,同時,盡快出臺未成年演員的演出時間、時長等具體規定,以法律保護未成年演員的合法權益。
加強對少兒影視演藝行業的規范,既關乎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也關乎少兒教育本身。
少兒戲劇影視表演不是一項具體的技能,它是一種綜合素質的提升渠道。能夠幫助孩子增加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提高認知的高度和視野,帶來獨立的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的能力,希望家長們調整好預期,并不是說我讓孩子參加影視教育的目的就是成為“童星”。
很多影視教育與表演課程會告訴家長,通過表演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我并熏陶藝術氣息,參加課程之后就可以成為新一代的“超級童星”,然后讓家長把孩子送過去上千篇一律的培訓課程。
這些所謂的經紀公司就像是做月餅一樣批量生產所謂的“童星”,拋開能否讓人眼前一亮,僅從對孩子的教育角度來討論,這樣的教育真的有必要,有效果嗎?
請問這樣模板化培養出來的孩子真的有登上舞臺表演的勇氣么?
別鬧了,所有影視作品都是要體現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化產品。
培養孩子不是做月餅!
宇世佳程創始人張偉先生表示國內大部分學生所習慣的教育模式是老師在講臺講,孩子在下面記的“被動式教育”,這也就養成了很多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更加傾向于“被安排”而并不是主動去思考我該怎么做,長久以往會造成孩子不自信并且不善于正確表達自我,進入到陌生環境中緊張到不會說話的情況。
我在與國外影視同行交流時發現,在國外的影視劇與舞臺劇中很多演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但是并不畏懼在舞臺上當眾表演,也不會因為有攝像機的存在而產生怯場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這和國內外教育體系與授課方式有一定關系,國內教學模式采用老師在講臺講,孩子在臺下聽,這是一種被動式教學,而國外采用的教學方法更加開放,就比如PBL教學法,這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組織方式,它是以學生為中心(Child-centered)的教育理念為基礎,以項目(Project)為導向,教師引導的跨學科的(Interdisciplinary)啟發式教育方式。
我們在兒童影視教育與拍攝方面也借鑒了一部分國外PBL教學方式,通過拆解劇本與場景,將孩子代入到劇本中、角色中、臺詞中去,將孩子現實生活中發生過的事與劇本相結合,增強孩子對于劇本的理解。
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們看到的不再僅僅是劇,不僅僅是故事,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是內心,是社會,甚至是人生。
通過對臺詞的理解,對劇本的理解,通過自己的演繹,哪怕是最初的模仿也可以增加一種思考的角度,鍛煉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種方法將孩子們所習慣的傳統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并獨立思考,將困難的拍攝任務拆解成為一個個小問題,孩子們逐步克服困難的同時并找到解決方案,克服困難與難題后的成就感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他們將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步完成,而不是一味地尋求他人的幫助。
影視內容+針對性定向培訓
孩子們嘗試小規模拍攝與表演,通過短劇、廣告作品等方式讓孩子們逐漸適應鏡頭、在陌生的環境與陌生人的環境中拍攝,這個過程除了將所學內容與實戰相結合以外,更是同時也在培養孩子自信的一個過程,通過一個個小成功與小作品培養孩子自信心并自高自身“軟實力”。
在每個作品拍攝之后導演組與經紀老師們會對作品進行分析評估,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與性格進行影視作品角色的匹配、定角,根據影視作品中角色形象來對孩子進行針對性學習與指導,最大程度在保存孩子們天性與童趣的基礎上,與影視作品中的角色相融合,打破千篇一律的“模板化培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