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匯佳學校執行校長李艷麗:Nothing is impossible
2022/2/16 20:58:11 來源:鳳凰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以下簡稱匯佳學校)創辦于1993年,是國內最早的國際文憑組織(IBO)成員校。在20世紀末,匯佳學校勇于跳出中高考模式,提倡全人教育,引入IB課程。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以下簡稱匯佳學校)創辦于1993年,是國內最早的國際文憑組織(IBO)成員校。在20世紀末,匯佳學校勇于跳出中高考模式,提倡全人教育,引入IB課程。自建校以來,匯佳學校大膽將藝術課程、體育課程與學科課程并列為匯佳教育的三大支柱,創設自己獨具特色的融合課程體系,讓匯佳學校在國際化學校中獨樹一幟。國際學校在線走進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專訪匯佳學校執行校長李艷麗,她為我們講述了匯佳學校作為一所老牌國際學校是如何持續保持創新與活力的。
01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匯佳學校創建于1993年,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一貫制、中外籍學生同校就讀的走讀兼寄宿制學校。學校現有75個教學班,中外籍學生2000余人,中外籍教職工500余人,是北京市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學校之一。
29年來,匯佳學校初心不改,致力于讓每個有差異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進步和成長。學校注重培養學生行為養成和適應未來的能力,突出雙語雙文化教育理念,提供真正的國際教育,讓3000余名帶著自信與光芒學子從匯佳學校走向世界舞臺。
走出去一直是匯佳所倡導的,匯佳提倡“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不僅是國內的名勝大川,也鼓勵學生去領略海外風土人情。1995年,匯佳學校開啟了一個留學項目,讓六年級學生在前5年完成國內基本課程后,前往美國留學10個月,去學習、參觀,走進當地的家庭和社區。
這既是一個過渡,讓學生在語言上更好地適應初中全英文課程,也讓學生去到一些世界名校進行參觀和交流。“也許當時的他們聽不懂,但這樣的一個經歷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夢想,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有動力。”李艷麗認為這種內驅力能夠在回國后持續影響學生。
在六年級學生赴美國留學時,因為缺乏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學生在剛開始聽課的時候往往聽不懂,很難適應。匯佳學校的老師們便帶著學生一起大量的閱讀、并通過掌握語音規則以及單詞游戲教學及競賽活動,增加學生詞匯記憶的趣味性,讓學生的詞匯量迅速得到提升,很快就會融入美國當地課堂。
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學生閱讀英文書籍非常自然,且閱讀后可以馬上進行語言應用,這讓學生非常有成就感,常常興奮地告訴老師,自己哪個單詞又用上了,這樣的興奮也讓老師們感到滿足。
通常學生的閱讀和語言水平會在幾個月后有質的飛躍,更為優秀的學生還會進入美國初中生榮譽協會。即使回國,這些學生依舊保持著大量閱讀的習慣,這甚至幫助他們提高了其他學科的成績。
進入中學后,不少同學發現,由于有了良好的單詞記憶方法和扎實的詞匯功底,全英文學習生物,人文,數學等學科時顯得游刃有余,自信十足。
對此,李艷麗校長總結為,正如她最喜歡的愛因斯坦的一句話是“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知識也許會遺忘,但終身發展的能力不會。
02
創新是匯佳保持活力的秘訣
在匯佳學校,成績從來不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相比于成績而言,匯佳學校更看重孩子的成長歷程給他的人生發展帶來了什么。在20世紀末追求成績的大環境下,匯佳學校選擇了引入IB課程;在大家關注學術成績時,匯佳將馬術、冰球、高爾夫等作為必修課引入課堂;在人們還在擔憂興趣與學業如何平衡時,匯佳卻在學科成績和體育特色上都交出了高分答卷。
作為一所老牌名校,匯佳如何能保持這樣的勇氣和活力,不斷向前,李艷麗直言是“創新”。
匯佳學校自建校起,就非常注重藝術與體育課程,將其與學術作為匯佳的三大支撐,匯佳堅信體育與藝術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李艷麗校長也表示,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不能只靠學術,體育和藝術也占據著重要位置。
體育保障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體育中如何去遵守規則、迎接挑戰、合作交流、正確認識“輸”與“贏”;藝術中,如何去發現美,欣賞美,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這些都是單純的學科知識所無法給予的,卻是孩子們未來真正需要的。
在匯佳學校,每周五節體育課,馬術、冰球、高爾夫等體育項目被納入了學生的必修課程,與學術課程同等重要。不同愛好的學生,可選擇豐富的體育選修課和俱樂部;水平高的同學還可以加入體育隊,進行更加專業的訓練,參加校內外的各項比賽。
多樣化的社團和體育競賽,讓匯佳的校園里充滿了激情與活力,每到下午,學校的健身房、籃球、足球等場館最是熱鬧,孩子們在里面揮灑青春的激情和汗水,李艷麗笑言,那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我想那也是李艷麗最幸福的時刻。
在學術上,匯佳也在積極跟上社會的發展。緊跟新時代下學生的新需求,成為微軟的第一家旗艦校,積極將先進的技術運用到教學中,開設前沿的VR課程、STEM課程、人工智能課程、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同時搭建自主性學習平臺,并為學生及教師創造與世界頂尖人才交流的機會。
在不斷創新的同時,匯佳學校把“做一個偉大的中國人”作為校訓,希望匯佳學子在走出國門深造之前,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身份定位和身份認同,建立民族自信。“只有這樣,在面對世界舞臺上的不同聲音時,他才能去正確的判斷和思考。”李艷麗坦言,這對學生極為重要。
小學時,匯佳會將母語母文化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讓一、二年級的學生大量識字和誦讀經典,三年級整本書進課堂,四年級則讓學生開始寫自己的書,每年出一本自己的作文集,在記錄自己成長的同時進行大量的中文寫作訓練。“理解文化需要以語言為基礎,母語基礎打好后,思維方式也就建立了。”即使是畢業多年的匯佳學子,對匯佳“做一個偉大的中國人”的校訓也是刻骨銘心。
教育是尊重每一個個體,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匯佳學校希望成為每個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土壤,以期幫助每一個孩子認識自我、發現自我、了解自我,同時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李艷麗告訴我們,這就需要老師以伯樂的眼光,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發現每一個孩子背后的閃光點。因此,在不斷創新的匯佳學校,李艷麗校長和很多老師都覺得自己在匯佳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精彩的、充滿挑戰的。
03
滿足每個孩子的個性化需求
近年來,學生和家長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匯佳學校每周5節的體育課和俱樂部活動仍不能滿足需求,學生和家長希望在不影響學科成績的前提下,在體育專業上有更深入的發展,這對學校提出了新的需求。
綜合考量后,匯佳提出了“雙優計劃”。即學科成績優+體育特長雙優,分別是高爾夫雙優項目、冰球雙優項目和網球雙優項目。雙優計劃的學生將有一個更靈活的課表,每周有10-15個小時的專業訓練。
如果長時間外出訓練或比賽時,匯佳學校會根據學生需求開設特需課程或開設網課,進行一對一教學,為學生解決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心無旁騖的訓練和比賽。
2020年,匯佳學校4名學子正式入選北京市冰球青少年隊;2021年,匯佳學校榮獲北京市中小學生校際冰球聯賽低年級組冠軍,第27屆沃爾沃高爾夫球中國公開賽最佳業余球員獎,Wilson·PTR青少年網球星戰賽青少年組第一名,北京市昌平區青少年游泳選拔賽團體第一名,在體育方面的成績越發亮眼。
在問及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平衡問題時,李艷麗坦言“只要是學生愿意去做的事情,他往往是能做到的。”一些自律和平衡能力較強的同學甚至不需要補課,在比賽的空隙就能把學業跟上。
“雙優計劃”開始后深受學生歡迎,李艷麗校長笑道,每開一門課就會有很多孩子嘗試這門課程,并喜歡上這門課程,你會在其中發現很多人才,我覺得這就是值得的。
“雙優計劃”讓更多孩子慕名就讀匯佳學校。紀錄電影《冰上時刻》的主演之一曲瑞晨便是因此而來。曲瑞晨同學現為匯佳6年級的學生,也是匯佳學校綠龍冰球隊隊長。《冰上時刻》記錄了他和家庭追逐冰球的三年。
2020年疫情爆發,出國學習暫時受限,國外疫情也讓不少家長猶豫是否轉入公立學校參加中考,許多家長在兩種路徑前猶疑。
有鑒于此,匯佳學校推出了“雙語融合部”。加入中考課程,調整英語的比例,為學生升學提供更多個性化、多元化的可能,學生在升入高中階段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國內外高考,亦可以選擇藝體發展方向,滿足這些徘徊的學生和家長。
除“雙優計劃”、“雙語融合部”,匯佳學校的分層選課、俱樂部等都是應需求而生。李艷麗校長認為匯佳就是要讓學生個性化需求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這大概就是匯佳和匯佳人的魅力。
04
結語
聊到最后,學校雙語融合部迎冬奧會萬人長跑公益活動已經開始了,琴房里傳來了悠揚的鋼琴聲,我也逐漸理解了李艷麗校長口中的“匯佳的每一天都是新鮮的”和她臉上的自信和激情。
29年的歷史,雄厚的軟硬件實力,讓匯佳學校奮發有為更有底氣地追著學生的需求跑,讓這所老牌國際學校充滿著創新的生機與活力。
“創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看似簡單,大家都在提及,但是,匯佳學校卻切切實實將其落到了實處:請來了前國家隊及國家少年隊教練和外籍教練,組建教練團隊;同時擁有馬場、冰球場、高爾夫球練習場、網球場、50米標準泳池等一流體育場館;讓體育、藝術、學科得到均衡而全面的發展,我想即使在全國也沒有幾個學校能做到。
時至今日,匯佳已經習慣了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走別人沒走過的路,這個過程必然艱難,但匯佳和匯佳人一直具備這樣的勇氣,說“Nothing is impossible”的勇氣!(國際學校在線 鄧沙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