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膜賽道,國貨有為,化妝品代工企業貝豪鑄就“國貨之光”
2022/5/25 16:33:59 來源:北方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作為日常護膚中非常重要的品類,面膜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每一次創新,都是研發人員對市場需求的試探。往前邁出半步,尚且是種冒險,大步甩開傳統模式的顛覆性嘗試,要么在格格不入中翻車,要么在標新立異中成為標桿。當前全球護膚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作為日常護膚中非常重要的品類,面膜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其每一次創新,都是研發人員對市場需求的試探。往前邁出半步,尚且是種冒險,大步甩開傳統模式的顛覆性嘗試,要么在格格不入中翻車,要么在標新立異中成為標桿。
走出“舒適區”的貝豪,敢于挑戰“高端市場”的底氣何在?日前,高端面膜ODM企業——貝豪集團CEO梁宏麗接受《佛山商道》專訪,講述了貝豪的奮進歷程,以及貝豪“好面膜”背后的成功密碼和制勝之道。
01瞄準高端,以真技術掀起“面膜革命”
中國消費者對面膜情有獨鐘。數據顯示,面膜品類的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59億元,到2020年的550億元,10年增長了近10倍。然而,由于面膜行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面膜同質化現象明顯,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低價內卷嚴重,整個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消耗與混戰。
“國家在提倡高質量發展,文化自信。”貝豪集團CEO梁宏麗說,“低價一定是代表不了國貨的,我覺得一定是高端的品牌,才能代表國貨,能夠登上國際舞臺。”
基于對市場的深入了解與洞察,貝豪集團堅持走高端路線,只做中高端的產品,并將每一款產品做到差異化,保證客戶在運營品牌時,都能主打差異化市場。
2008年,貝豪提出輕薄透貼、薄如蟬翼的“蠶絲面膜”概念,歷經三次的更新迭代,膜材的安全、輕薄、體感已做到了極致。為進一步革新膜材,2014年貝豪對面膜的材質功效展開探索。
2014年5月,貝豪推出備長炭黑金面膜,讓面膜具備皮膚清潔功能。2016年5月,貝豪用花水代替純水,推出大馬士革玫瑰花水面膜;同年11月,突破性實現0防腐劑的技術攻關,首創提拉緊致V臉面膜;2020年,又首創鉑金面膜,聚焦抗氧化、抗衰老功效;2021年,推出備長炭鉑金面膜,實現鉑金與備長炭的雙效協同,成為當下高端面膜的重磅產品。
從2006年到2021年,貝豪推動整個面膜品類突破傳統無紡布桎梏,推動行業品類升級。
02立足文化,以高品質鑄就“國貨之光”。
面膜品類的進階之路并非坦途,想要在這個賽道中保持優勢,需要文化的支撐。貝豪集團CEO梁宏麗說:“生產制造業,如果只會做生產,那就只有價格沒有價值,必須得插上文化的翅膀,你才有更高的價值。”
日前,位于佛山三水的貝豪全球面膜文化創意產業園已經全部完工,正進入內部裝修階段。按照建設進度,今年年底即可試投產運營。
作為貝豪集團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體項目,貝豪全球面膜文化創意產業園融合了創新、科技、美學等概念,對標全球頂級產業園,致力于打造成全國工業旅游觀光項目及可參觀性的創意美學工廠。
在貝豪集團CEO梁宏麗的規劃中,該產業園將建設一座超大規模的全國首家“臉”博物館,還設有創客空間、游客中心、面膜DIY體驗中心等可參觀旅游的工業觀光項目,“我要把產業園打造成消費者深度認知中國面膜、讓中國面膜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據悉,貝豪全球面膜文化創意產業園總投資11億元、總建筑面積近20萬平米,整體落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面膜生產基地,面膜日產量最高可達600萬片。目前,連同在建的面膜文化創意產業園,貝豪已在中國臺灣、中國廣東、法國、日本等全球各地布局7家大型面膜工廠,共同構筑貝豪全球面膜產業鏈體系。
以真技術掀起“面膜革命”,以高品質鑄就“國貨之光”。未來,貝豪將繼續以安全有效的高品質、不斷創新的“黑科技”,通過持續性海外輸出中國面膜文化,慢慢改變全球消費者的護膚習慣,讓世界愛上中國面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