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物進行二次創作,或將成為文博類數字藏品的未來式
2022/6/7 14:28:34 來源:鳳凰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4月份,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組織召開了數字藏品有關情況座談會,會議針對數字藏品發展現狀,圍繞文博機構的公益屬性、數據安全、消費者權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今年4月份,國家文物局有關司室組織召開了數字藏品有關情況座談會,會議針對數字藏品發展現狀,圍繞文博機構的公益屬性、數據安全、消費者權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中,有專家針對文物數字藏品提出了“文物單位不應直接將文物原始數據作為限量藏品發售”的建議。此建議的提出,瞬間引起了各博物館以及文博數字藏品發行平臺的重視,“二次創作”也成了數字藏品行業熱切討論的話題。已獲得館方授權的文物數字藏品是否能夠繼續發行?如何把控文物數字藏品二次創作的程度?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冷靜后,不少數字藏品平臺已經率先吸納國家文物局專家的建議,在原始文物的基礎之上進行二次創作,推出了展現形式各異的文物數字藏品。
百度——基于文物原始圖案進行創作
前段時間百度推出了“十大國家一級博物館鎮館之寶”系列數字藏品,包含了多件國寶級文物數字藏品,并且整個系列均為基于原始文物進行二次創作的數字藏品。
其中由甘肅省博物館授權的“雙耳鯢魚紋彩陶瓶”數字藏品,創作方根據此件文物的圖案進行了二次創作,利用數字技術使瓶腹上的人首鯢魚在陶瓶上靈活爬行。這種二次創作形式巧妙結合了文物的圖案特點,以動態的形式展現了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文明獨特的信仰和圖騰崇拜,盡管二次創作的程度較低,技術相對簡單,但還是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雙耳鯢魚紋彩陶瓶”數字藏品
覓塔數藏——傳統文化與元宇宙概念結合的二次創作
覓塔平臺目前推出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契丹始祖傳說”、平泉市博物館“瓷韻天成·釉彩生輝”,以及“張氏帥府·中國傳統文化吉祥圖案建筑石雕”等系列數字藏品,無論是非遺項目或是不同類別的文物,覓塔對于數字藏品的二次創作都保持著較高的創作水準。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次創作
“契丹始祖傳說”系列數字卡牌所展現的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民間文學《契丹始祖傳說》。該系列數字藏品將民間文學故事中的人物以動態立體卡牌的形式呈現,每一張卡牌都與故事中的場景相互融合,創作風格既迎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與喜好,也展現出了契丹文化的獨特魅力。
“契丹始祖傳說-神人奇首”數字藏品
適用于元宇宙虛擬世界的文物二次創作
“瓷韻天成·釉彩生輝”系列是基于三件國家一級文物瓷器進行數字化建模和渲染,并結合像素藝術風格的二次創作。代表著歷史文明的原始文物逐漸轉變為科技感的像素體,象征歷史與未來科技的碰撞與結合,實現了古代文明與元宇宙的跨時空融合。
“宋耀州窯青釉執壺”數字藏品
書畫石刻類平面文物的二次創作
目前來看,“張氏帥府建筑石雕”系列數字藏品的二次創作是行業內的較高水平。每一幅石雕作品都蘊含智慧、人文和吉祥的寓意,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內涵。動畫展示內容由石雕演變成手繪線描中國繪畫風格,再由線描轉變為古典寫實繪畫效果和3D立體展示,讓藏家在欣賞視覺藝術效果的同時能迅速讀懂石雕文物的寓意內涵,讓數字文創藏品不再是刻板地展示文物原數據,而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對文物內涵進行深度解讀,從而達到傳統文化的知識普及與傳播,真正做到了“讓文物活起來”。
“張氏帥府石雕-君子之風”數字藏品
鯨探——將文物與炫酷的視覺效果相融合
鯨探平臺近期發行的文物類數字藏品,均注明了“基于原始文物進行二次創作”,其中部分數字藏品是將原始文物的圖片制成可旋轉的立體卡片,二次創作的程度較低。只有少量文物數字藏品進行了內容和形式較為豐富的二次創作。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數字藏品
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館的“秦陵彩繪銅車馬二號車”數字藏品為例,此件數字藏品在原始文物的基礎之上,添加了炫酷的“浮光掠影”效果,賦予了數字藏品更為強烈的視覺震撼力,但此創意似乎與這件文物本身的歷史背景和藝術內涵缺乏一定的關聯性。
“秦陵彩繪銅車馬二號車”數字藏品
文博元宇宙——以動畫形式展現古代畫作
從往期發行的數字藏品來看,文博元宇宙比較善于以動態效果演繹古畫中的世界,平臺發行的“二十四節氣”、“青山綠水”以及“二十四孝圖”等系列數字藏品,皆是基于古代畫作進行的二次創作。
如平臺推出的“青山綠水”系列數字藏品,是基于明代畫家仇英的三幅作品進行了演繹創新,通過數字技術使畫中的人與景物動起來,生動還原了古代文人踏春賞春的意趣生活。這種創作形式與古代畫作的適配度較高,但多個系列都沿用同一形式,創意上略顯單一,期待文博元宇宙能推出更多富有創意的數字藏品。
“青山綠水”動畫數字藏品
文物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也是數千年文明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數字藏品作為新時代下的文化藝術產物,應當以更為豐富的形式去展現文物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基于原始文物進行“二次創作”的數字藏品,或許將成為未來文博數字藏品的必然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