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專訪李耀杰|淺述國內電影行業浮躁現狀
2022/8/2 21:21:0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產業的發展進步始終貫穿著科技、藝術的交融與革新。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從膠片到數字,電影產業的發展進步始終貫穿著科技、藝術的交融與革新。國內電影《流浪地球》以高水準特效、具有中國內涵的故事,在海內外口碑票房雙豐收。裸眼3D/4D技術、虛擬現實的VR技術、混合現實的MR技術、全息技術、全景聲技術等,為實現電影技術的突破提供了新機遇。面對不斷發展的電影技術,怎樣講好中國故事成為了國內導演及制片人的重中之重。本次專訪邀請了國內知名導演、制片人李耀杰來為我們講述作為新希望的青年導演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去講好中國故事。李耀杰(Caesar.Lee),1993年7月14日出生于廣州,祖籍廣東新會,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制片人、天使投資人、歌手。現任新探索控股執行總裁、順堂傳媒創始人兼演員、制片人。李耀杰從14歲開始踏入社會,多年來經歷過社會各階層的工作,未滿20歲開始創業至今作為天使投資人參投項目88個并參與策劃輔導超過2000多個項目。2020年開始從事電影投資、制片和演員等工作,參與《創業大贏家》、《風速極戰》、《女人街,再見了》等電影演出和制片人。《創業大贏家》是由順堂傳媒聯合出品、二友影業攝制,萬梓良、李子雄、林子聰、李耀杰、孫八一、溫超、麥嘉欣等實力演員領銜主演的青春大片。2021年11月,正式參演由萬梓良首部執導的電影《一馬當先》。
記者:李耀杰老師您好,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
李耀杰:您客氣了。
記者:現在業內都在說,國內的制片體系處于剛剛萌芽的一個階段,在很多環節上還不夠完善,您能舉例說說哪些方面現在特別不完善嗎?
李耀杰:我覺得現在國內的制片人都各有優點,但是也各有短板,而且短板方面甚至有些致命,有的內容斷弱,有的制作端弱,有的資金端弱,有的宣發端弱,整個環節都有能力的制片人真的不多,像以前的電影制作,好像發展比較緩慢,所以即便有一些缺陷,但瑕不掩瑜,有閃光點就可以有受眾,但是現在電影發展還是挺迅速的,各個環節都已經有了較高的評價標準,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除了原本一點可取之處,其他的環節都很薄弱。
我感覺如今的中國電影行業挺浮躁的,很多人沒法沉下心來專精一行,都想做制片人、做導演,沒有人去做那些幕后的“螺絲釘”工作,但是很多時候,就會導致,你因為不夠專業,作品也沒什么質量,也就導致中國的電影行業業界名聲受到很多影響。
記者:現在國內好像比較流行主旋律大片,你覺得這種的主旋律大片的推出,您覺得對行業會有帶動作用嗎?
李耀杰:我覺得不會,主旋律大片是應運而生的時代產物,它屬于電影里的一個分支,但其實觀眾希望看到的是更多樣化的電影。
記者:在行業當中我們是用什么樣的標準去衡量制片人的工作成就?
李耀杰:我覺得,真正優秀的制片人是要有勇氣,要有一定的責任擔當,去幫助導演一起發現值得描寫的社會問題,進行一些新分類新領域的嘗試,把票房當做制作電影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去考慮這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束,會給社會留下什么,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記者:那您覺得對于這種青年電影人來說,他是應該更忠實于自己的表達,還是更多去考慮市場的需求?
李耀杰:如果是從年輕導演的角度出發,我覺得類型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捷徑,因為目前很多年輕導演都是文藝片起手,其實文藝片受眾很小,即使口碑好,得了獎,也不太會容易吸引投資,畢竟投資人投資還是利益在先。
如果非要說是我熱愛電影,我想堅持自己,不在乎收益,能這樣的人真的鳳毛麟角,而且這個市場是殘酷的,你除非有額外的收入來源和固定的融資對象,不然單單是經濟這一方面的壓力,就會很快讓這份愛被壓垮。所以我比較推薦他們去嘗試類型片,因為類型片在話題上和社會問題上比較有關注度,容易獲得共鳴,且故事線完整,具有特點,受眾高了之后,也不會容易虧錢,也不容易攪渾市場,還是比較不錯的。
記者:所以您會鼓勵您幫助的那些青年導演多嘗試類型片嗎?
李耀杰:我應該會因人而異吧,但大部分的人我會去鼓勵他去嘗試這種的,但是有時候也要看他們自己吧,如果是真有才華,我感覺還是可以滿滿準備多去嘗試的,不能操之過急,不然很容易出錯,導致被耽誤,而且市場總是一波又一波的流行,你耽擱一回,就被別人給掩蓋過去了,壓過去了,這樣其實很難再站起來,去跟上了。
記者:就是我們看到會有有經驗的制片人幫助青年導演,那您覺得年輕的制片人怎么樣才能夠做出好的項目?
李耀杰:我覺得現在已經沒有沒有以前的那種傳統行業觀念了,所有人都不愿意有師傅帶,老覺得自己能單干出身,然后一炮而紅。你看以前的導演全是跟著大導演干場記或者副導演之類的,慢慢拍幾組鏡頭,慢慢開始拍戲,都是這樣練出來的,所以到最終他的技術非常過硬。現在的年輕導演,不缺靈感和方向,缺的是技術上的真東西,所以比較希望能沉下心來,循序漸進,至少先把專業技術方面打牢。
記者:非常感謝李耀杰老師跟我們的分享,那么本次的采訪就到這里了,再次感謝李耀杰老師的到來,您辛苦了。
李耀杰:您也辛苦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