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洲國信集團受邀出席人工智能新賽道建設研討會暨人工智能新賽道項目入駐簽約儀式
2022/8/2 21:58:52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7月30日,由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上海市人工智能技術協會、昆山開發區科技局、昆山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處承辦的“AI賦能•智領產業”人工智能新賽道建設研討會暨人工智能新賽道項目入駐簽約儀式在昆山開發區成功舉行。2022年7月30日,由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辦,上海市人工智能技術協會、昆山開發區科技局、昆山留學人員創業園管理處承辦的“AI賦能•智領產業”人工智能新賽道建設研討會暨人工智能新賽道項目入駐簽約儀式在昆山開發區成功舉行。
北京大學教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信息技術及網絡安全專家李揮,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白杰,上海市人工智能技術協會秘書長朱偉民,中國科協國促會數字科技發展委員會執行會長萬家樂,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中心水環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主任、自然資源部地質環境監測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史彥新,中洲國信集團董事長蔣韜,商湯智能戰略生態首席架構師尹智等行業嘉賓、高校院所、上海人工智能行業重點企業代表、昆山開發區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行業的企業家及孵化載體代表濟濟一堂,共譜創新創業新篇。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徐敏中;昆山市政府副市長錢許東;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秦珊珊、吳起出席活動。
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徐敏中
徐敏中在致辭時表示:站在國批30周年的新起跑線上,昆山開發區將進一步傳承發揚“敢闖敢試、唯實唯干、奮斗奮進、創新創優”的新時代“昆山之路”精神,緊緊圍繞“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縣域示范”總要求,突出“發展高質量”和“集聚新動能”兩條主線,聚力建設新城市、大力發展新產業、全力布局新賽道,加快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人工智能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打造“2+5+1”現代產業體系,奮力在“昆山之路”新征程上勇當“六個示范”。同時,希望各位院士專家、企業精英、投資大咖在這片生機勃發、前景無限的熱土上,尋找發展機遇、拓展發展空間、成就事業夢想,為昆山開發區進一步筑牢產業基礎、建強創新集群、提升發展能級獻智獻力。
中洲國信集團董事長 蔣韜(左二)
中洲國信集團總裁 施坤辰(左一)
上海市人工智能技術協會秘書長 朱偉民(右二)
昆山市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協會會長 馬維(右一)
活動現場,創新創業精彩大戲輪番上演。既有行業專家學者致辭發言,又有區內企業人工智能新產品和技術需求發布。人工智能項目簽約入駐、新認定國家級孵化載體正式授牌、滬昆人工智能創新產業化基地逐步啟用,將不斷拓展全區科創平臺功能“廣度”,強化自主可控技術成果“深度”,提升區域產業創新“濃度”,激活人才創新的“一池春水”。
在簽約儀式上,中洲國信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洲國信智慧能源生態平臺將于2023年在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涉及能源類、綠電交通、配套設施三大類,規劃建設60MW的分布式光伏、30MWH的虛擬儲能電站、分散式風電、分布式燃機、分布式區域供能站、增量配電網、充電樁、智慧微網、綜合配套管廊、輻照站、污水處理廠、綜合智慧能源管理控制平臺等。智慧能源生態平臺基于數字孿生、物聯網、5G、AI識別能力,可以在數據系統匯集起包括新能源、儲能、充電平臺、微電網等在內的量測、運行數據,并實現數據可視化,從而支撐園區對能源數據的智能化管理、分析、預測和優化。預計該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減少數十萬噸的碳排放,這為昆山市零碳城市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支撐。
中洲國信智慧區域能源中心
中洲國信智慧區域能源中心的目標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區域能源中心整合各種新能源(光伏、風能、氫能),儲能(電池儲能、新材料儲能),微電網,AI算法,利用物聯網最新技術,借助互聯網和5G網絡,實現跨平臺、跨設備的數據互通互聯,對企業的能源生產、輸配、消耗及功能進行實時監測。對用能設備狀態實施集中化、扁平化的動態監控和數字化管理,改進和優化能源平衡,提供調度監控,計量計費、業務管理、節能方案分析與節能降耗技術應用管理。
能源中心將采用熱電冷三聯供技術,在供熱和制冷時充分利用區域能源中心提供的高效率冷熱源,是一種分布式能源,實現了能源的梯級利用,是一種高效的區域能源利用系統,有利于將低能耗和低碳排放減少對空氣的污染,供能安全性高,節約城市用地、節省建設投資。以熱電冷三聯供技術為基礎的區域能源規劃技術非常適用產業園區的能源高效利用節能低碳發展戰略,也是適合我國能源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能源中心采用“四網一云”的能源體系。天然氣分布式能源作為區域內電網、熱網、冷網和天然氣網的“樞紐”,實現不同能源之間的轉換和貫通;通過儲電、儲熱、儲能和管網等設施對能源網的削峰填谷,降低用戶的用能成本。
“四網一云”的能源體系將區域的能源供應變得協調有序,“六位一體”微能源網將解決能源立體互補的難題。“六位一體”微能源網將六種一次能源(天然氣、光、風、低位熱能、沼氣和儲能)和六種二次能源(交流電、直流電、蒸汽、冷氣、熱水和冷水)經過各種轉換方式進行有機融合。這樣一來,充分發揮了多種能源形式的優勢,解決了能源儲存、調峰、低位熱能利用、微能源網這四大技術難題。
項目由李宗明博士領銜,其團隊人員均有十年以上行業內從業經歷,團隊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項目計劃投入資金3000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10000萬元,預計年產值40000萬元。
中洲國信集團
中洲國信集團是由JS Investment在大中華區成立的專注于供應鏈、數字經濟及新能源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產業服務與投資管理公司。
經過多年的深耕市場,中洲國信已實現了多元化的商業平臺的構架,其中包括產業園投資、建設、開發,產業園運營管理、產城規劃研究,產業資本投資,新能源基礎設施。
中洲國信集團旗下產業基金尋找智慧區域能源中心、分布式光伏電站(國企,外企或優質民企屋頂資源)項目和集中式新能源電站資源(包括光伏和風電),工業園區/倉儲物流園區的開發, 投資, 運營:要素:1. 項目類型:數據中心、冷鏈物流倉儲、工業園區、污水廠等大工業用電戶;2. 項目規模:≥300 kw;3. 區域分布:江浙滬, 京津冀、雄安新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 長江三角洲、海南、河南、山東等區域優先考慮;4. 運營期限:不限;5. 收益要求:年投資回報率超過15%;6. 合規性:產權清晰,無重大訴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