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鄢平:意趣超然俗勝雅
2022/9/19 21:50:0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鄢平先生以行草名世,其書寫的主題詞多次被奧林匹克博覽會選用,轟動一時。而鮮為人知的是,其格律詩意趣超然,別有風味。鄢平先生以行草名世,其書寫的主題詞多次被奧林匹克博覽會選用,轟動一時。而鮮為人知的是,其格律詩意趣超然,別有風味。
鄢平,號玠堂。1978年1月生,江西臨川人。 幼承庭訓,讀書寫字。曾應邀為國際奧組委、聯合國等主辦活動題寫主題書法;為一些電影、電視劇、書籍、公司、名勝等題字;參與及策劃一些有意義的文化活動等;個人事跡曾被電視臺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專題報道。著有《玠堂詩稿》。
鄢平學詩于詩詞大家夏承燾、張伯駒的高足周篤文先生,曾接受嚴格的訓練,格律工整。以風格論,其詩顯現了較為明顯的宋詩特征。唐詩以韻勝,宋詩以意勝。較之于唐詩,宋詩氣象、豪情略遜,而理趣、意趣突出。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
議論入詩,化俗為雅,意趣超然是鄢平詩歌的典型特征。
辛丑除夕雜詩
心未遠來地未偏
纏身俗事奈何閑
三千紙墨重翻檢
欺世盜名又一年
壬寅雜詩
飽經風雨自殊途
歲近中年世事疏
莫問滄桑添幾許
人頭漸比筆頭禿
鄢平作詩不喜用典,以平實文字盡顯張力,于自嘲中見反省,于沉郁中存淡定,于寧靜中藏感傷。難能可貴的詩,幾乎每一首詩作,都有點鐵成金之句,如“欺世盜名又一年”、“人頭漸比筆頭禿”等。
再看其《寄蘭》二首:
居無常禮最清身
幽抑潛藏遠俗塵
我寫蘭時蘭是我
從容自若不驚人
隱入塵煙更近蘭
高情逸品自天然
刪華就素真君道
恬蕩安心獨養賢
詩句沖淡,卻意趣盎然,與蘭花高潔優雅、溫潤謙和的氣質吻合。新冠疫情反復不斷,詩人棄四海而守一隅,蟄伏撫州,靜以修心應變,品茗參禪,如蘭似菊。第二首《寄蘭》系觀看電影《隱入塵煙》之后而作。蘭花素為君子隱士之象征,但詩人以為,基于品行高潔的前提,類似于馬有鐵、曹貴英這樣的螻蟻眾生更接近蘭花的本質。不求聞達,潔者自潔,幽蘭終生寂寞于空谷不損其品。
讀鄢平的詩,有時一語驚醒,有時酣暢淋漓,有時讓我想起寫“男兒臉刻黃金印,一笑心輕白虎堂”、“斧鋸何關天下計,乾坤須有出群材”的聶紺弩先生。
(鄒曉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