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疆農業發布全球首支品牌片《讓農業更輕松,讓生命更美好》
2022/11/27 16:49:49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2年11月23日, DJI大疆農業發布全新農業無人飛機T50和T25,以及 Mavic 3 多光譜版無人飛機。2022年11月23日, DJI大疆農業發布全新農業無人飛機T50和T25,以及 Mavic 3 多光譜版無人飛機。除了三款新產品,本次同時發布的還有大疆農業全球首支品牌片,這也是大疆農業首次官宣品牌宣言“讓農業更輕松,讓生命更美好 Better growth,better Life”,旨在傳遞大疆農業的初心與夢想。近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氣候變化等因素沖擊,全球的糧食安全正在經歷嚴峻的挑戰。自2012年大疆將無人機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以來,大疆農業一直從當前農業生產現狀和痛點出發,不斷推動農業機械化、智能化革新,希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更好地守護自然。
經過十年深耕,如今DJI大疆農業的足跡已遍布六大洲,覆蓋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據公開數據表示,截至 2022 年 9 月,大疆農業無人飛機全球累計銷量突破 20 萬臺,累計作業面積突破 30 億畝次,惠及數億農業從業者。
從“一腿泥”到“指尖忙”,讓農業更輕松
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老齡化加劇,農村勞動力減少,資源稀缺正在變得稀缺。以DJI大疆農業無人飛機為代表的智能農業裝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農業勞動力的損失,全新發布的大疆T50農業無人飛機作業效率是人工的數百倍,可以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新農人們的作業方式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仰望藍天白云,用一部智能遙控器遙控無人機。
“這塊地之前種了藕,淤泥很深,以往我們需要擼起褲管,穿上雨靴下到地里去插秧,可以說寸步難行。現在我們有了無人機,播種不彎腰、插秧不下田。不僅省人工,速度快,成本低,種子播起來也均勻。”
看著無人機幾個來回就把 33 畝農田的播種工作完成,來自安徽蕪湖的農戶陳玉祥不禁感嘆。
而相較于果樹打藥,對于絕大多數果農來說更是體力活。由于果樹大多生長在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往往需要人背著噴霧器或拖著長長的管子在山間爬上爬下,一個除蟲季要花上好幾天時間才能完成。
“一遍藥打下來,往往從頭到腳都濕了,有時候不小心藥還會進嘴里,造成農藥中毒。”海南芒果園園主老鄭回憶說到。
不僅如此,到了除蟲季,果農集中打藥,雇不到人工更是常事。而無人機的出現給了果農新的思路,“效率高,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還能實現人藥分離。”如今老鄭的 500 畝芒果園用一臺無人機即可輕松管理。
還山明水秀萬木崢嶸,讓生命更美好
近年來,極端天氣引發的高溫干旱、農業病蟲害等事件頻發,嚴重影響全球糧食供給。大疆農業無人機可以突破地形限制,高效抵御自然風險,預防病蟲害爆發,減少作物損失。通過更高效、更智能的生產方式能夠實現節能減碳、節水省肥省藥,助力農業可持續發展。
截止2022年9月,DJI大疆農業無人機全球累計作業面積突破 30億畝次,累計減少3000噸農藥浪費;累計節水8700萬噸,相當于1.5億居民一年的飲水量;累計減少碳排放1029萬噸,相當于為地球種樹6.3億棵。
農業活動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在全球人為排放總量中占比超過三分之一。大疆農業通過使用電能驅動的無人機代替傳統燃油農機作業,可以有效減少碳排放。此外,無人機精準作業,降低了農藥化肥使用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力減少農業生產碳足跡。
根據FAO數據,全球70%的淡水被農業生產所消耗,農業和食品體系是地球上最耗水的行業。在農田管理環節,農業無人機的應用相比人工作業,每畝可節約29升水。
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每年有大量的農藥、化肥等會被釋放到土壤和水體中,造成土壤板結、水體污染,危害人類健康。農業無人機的應用,相比人工背負式和地面機械作業,能提升 10% 以上的農藥利用率。此外利用全新發布的Mavic 3多光譜版可采集的農田作物高清影像,通過大疆智慧云平臺,生成AI處方圖,指導無人機精準變量噴灑、施肥,提高農藥、化肥利用率,維持農田土壤健康,增強土壤固碳能力。
在保護環境的應用領域上,農業無人飛機也能大顯身手。祁連山作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產地,是維護青藏高原生態平衡、河西走廊綠洲穩定的重要生態屏障。由于自20世紀八十年代起,祁連山內礦產開發,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加之西北地區干旱少雨,導致部分山體植被稀疏、草場退化。今年甘肅飛防組織利用大疆農業無人飛機進行草籽、有機肥播撒,修復退化草場30萬畝。
在另一邊,在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存在的多個廢棄礦山,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2021 年3 月,大疆農業合作伙伴鐵漫植保參與到了本次礦山復綠的治理工作中,通過人工干預,無人機播撒草籽,恢復地表植被,累計作業面積 10000 畝。今年夏天,荒蕪的礦山已長出深淺不一的綠草,礦山治理重現綠色生機。
在匈牙利,絲路薊(Cirsium Arvense)是一種惡性雜草,廣泛分布于農田和牧場,與農作物競奪水分、營養物和礦物質,同時絲路薊的根莖產生酸性物質,使得土壤不再適合某些作物的生長,農作物減產。來自大疆農業在匈牙利的合作伙伴Planta Drone通過用多光譜監測地里的絲路薊的分布,然后用農業無人機做精準點噴,達到減藥降本的效果,實現精準除草。
今年7月20日,大疆農業向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贈15臺農業無人機。這批無人機將用于甘肅省漳縣、金塔縣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范圍內,包括螞蟻森林捐資種植地塊在內的所有林草資源,助力病蟲害防治,推動林草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創造多元就業機會,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在改變農業生產模式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改變著對于農業的看法。富有科技感的農業技術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緩解農村人口老齡化和空心化問題,助力鄉村振興。
日本四國香川縣60+歲老農正在作業
泰國 90 后小伙 Khun Yuttichai,家里有40 多萊(100畝)的土地。以往 Yuttichai的父母在家里照看土地,妻子照顧年邁的父母,盯小孩功課,分擔農活,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十分緊巴。為了改善生活,Yuttichai 平時會到曼谷做導游補貼家用,與年幼的女兒時有分離。
2021 年初,泰國的第二波疫情開始蔓延,曼谷旅游業又一次受到致命打擊。Yunttichai于是在1月初訂購了一臺大疆農業無人機,干起了飛防。
Yunttichai 表示,無人機作業效率很高,平均每月打藥 5 天以上,賺到的錢比之前打工一個月都要多。泰國一年四季都有水稻輪作,Yunttichai覺得飛機打藥的前景很廣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營生方式。對于年幼的女兒來說,再也不用與爸爸分離,一家人的生活悄然間發生了改變。
來自四川的新農人劉遠哲,曾是澳洲留學的金融海龜,原本可以接受家里鋪好的康莊大道,但他卻瞄準了植保飛防這一新興行業,毅然選擇到海南創業,運用大疆農業無人機進行果樹飛防。
2021年劉遠哲的11人團隊營收就達到了上百萬元。科技的發展讓繁重的農業變得輕松有趣,越來越多像劉遠哲這樣的年輕人正在改變中國鄉村敘事,運用先進的科技力量為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從打工人到新農人, Khun Yuttichai、劉遠哲是年輕人返鄉創業的個案。這背后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技正在重塑傳統農業生產,為創業者提供更多新機會、新平臺的大趨勢。
在大疆農業看來,科技創新本質目的是推動人類的文明進步。大疆農業團隊在一次次躬身土地中發出疑問,也在一次次仰望天空尋找答案。未來,DJI大疆農業希望以更先進和包容的技術,讓科技普惠更多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秉持著“讓農業更輕松,讓生命更美好”的使命愿景,攜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關于 DJI 大疆農業
2012年,DJI大疆將全球卓越的無人機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并于2015年創立DJI大疆農業。秉持著“讓農業更輕松,讓生命更美好”的愿景,DJI大疆農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基于空間智能裝備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推動全球農業發展革新。
經過十年深耕,如今大疆農業的足跡已遍布六大洲,覆蓋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截至 2022 年 9 月,大疆農業無人飛機全球累計銷量突破 20 萬臺,累計作業面積突破 30 億畝次,惠及數億農業從業者。2022年農業無人機單年內作業量突破 13億畝次,播撒作業面積超達2億畝次,應用場景包括水稻和小麥追肥、水稻和油菜的直播、草原復綠甚至魚蝦養殖塘的飼料投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