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國裝備制造工業戰略選擇情況分析
2009/12/8 12:08:5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中國裝備制造工業戰略選擇情況分析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處于工業化的中期,戰略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正進入一個轉折時期,工業特別是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還有一定上升空間。如果不扭轉目前制造業競爭能力下降趨勢,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就難以保證,國際競爭力難以提高。而提高制造業競爭能力的關鍵是提高裝備制造工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提供裝備的各制造業的總稱,承擔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工作母機、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任,可以說她是工業的心臟和國民經濟的生命線,是支撐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石。因此,在實現工期業化、體制轉軌雙重任務同時運作的轉折時期,發展裝備制造工業的戰略選擇必須從國情出發,處理好四個關系:
首先要處理好裝備制造工業中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產業的關系。工業結構的變動具有連續性,其一般規律是:在工業化初期以勞動密集型發展為主,工業化中期以資金密集型發展為主,工業化后期以技術密集型發展為主。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勞動力資源豐富,制造業發展中結構問題主要是裝備工業滯后。在這個國情下,要充分考慮面臨的國際環境,在選擇裝備制造工業結構時應堅持既不片面強調只發展勞動密集型部門,又不片面強調只發展資金和技術密集型部門。中國裝備制造工業生產要素密集型產業的發展策略應為產業的多層次推進策略。即:保持一定的勞動密集型,繼續發展資金密集型,集中優勢,有重點地積極發展技術密集型。
其次要處理好發展裝備制造工業與高新技術的關系。高新技術滲透性強,用高新技術改造裝備制造工業,有利于提高其整體素質,推動其產業結構升級和管理創新。而高新技術的發展離不開裝備制造工業的支持。因此,在努力發展高新技術的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裝備制造工業,有重點、分步驟地將高新技術運用到裝備制造工業的重點領域、重大項目中,實現技術跨越,使兩者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讓高新技術的高水平、高效益在裝備制造工業的規模經濟上發揮作用。
第三要處理好經濟全球化與裝備制造工業現代化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制造工業資本結構多元化的趨勢加快,特別是境外資本大舉進入,及隨之帶來的技術與設備、管理、市場,對我國裝備制造工業產生了并將繼續產生巨大沖擊。21世紀,經濟全球化格局使各國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我國在設計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關鍵性、戰略性工業領域時,不能完全依賴國外,應將關鍵技術及關鍵領域的控制力掌握在國人手中。對于關鍵技術不要求一定是自力更生研究開發,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而掌握,構建開放式的現代裝備制造工業。在“引進來”的同時要“走出去”,我國裝備制造企業要打入國際市場,要走國際化與自主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