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紡織企業進入了企穩回升通道——2009年1-11月棉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分析
2010/1/28 22:19:3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棉紡織企業進入了企穩回升通道——2009年1-11月棉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棉紡織企業在經歷了金融危機最困難的時期之后,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拉動之下,進入了企穩回升的通道,各方面都傳遞著利好消息。主要產品產量增速加快,進出口貿易的降幅減緩,上下游市場日趨回暖,行業效益隨之穩步提高,投資信心逐步增強。
一、紗布生產穩定,同比增速皆有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9年1-11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紗產量為2169.03萬噸,同比增長11.79%;累計布產量為513.38億米,同比增長4.42%。下圖為我國09年1-11月紗布產量增長情況圖,可以看出,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以來生產逐步恢復,紗布月單產相對穩定,同比增長速度緩慢回升,三季度以來,生產更為平穩,布產量增速也有明顯回升。
下圖是我國排在前六位的紗產量大省同比增長情況圖,可以看出,下半年以來各省紗生產較為平穩,呈逐步回升態勢,只有湖北省紗產量同比增速呈逐步下降態勢。
下圖是我國排在前六位的布產量大省同比增長情況圖,可以看出下半年以來,各省生產都在逐步恢復,尤其是江蘇、河北兩省在進入三季度以后終于擺脫了負增長的局面。
2009年1-11月全國主要省份布產量同比增長情況
單位:%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
浙江-16.32 -8.27 -3.83 -2.96 -2.67 -0.26 0.47 2.07 2.46 3.47 4.92
山東-9.98 0.35 -4.76 -3.77 -3.10 -2.59 -2.73 -1.63 -0.22 0.48 2.24
江蘇-52.38 -18.69 -7.95 -4.49 -1.62 -0.24 0.16 0.55 0.38 0.97 1.38
湖北-29.25 18.06 29.13 24.52 16.71 15.95 15.98 10.72 13.32 12.32 13.47
河北-19.88 5.97 -3.85 -5.04 -1.37 -0.90 -3.44 -3.00 5.58 7.75 10.43
河南17.57 4.06 3.21 4.09 0.64 3.49 14.18 7.80 8.76 9.14 8.88
廣東-2.13 -15.06 -17.09 -14.65 -10.53 -12.59 -9.01 -8.26 -7.83 -7.94 -7.30
二、棉紡織品出口下降已成定局,降幅趨緩,外需緩慢恢復
2009年1-11月我國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累計出口559.33億美元,同比下降14.42%,其中棉紡織品累計出口161.25億美元,同比下降16.38%,棉制服裝累計出口398.08億美元,同比下降13.6%。
下圖是2009年以來我國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情況圖,可以看出,棉制服裝出口同比降幅持續增大,而棉紡織品則是上半年增速下降較為明顯,8月開始降幅逐月收窄。
但是增長情況的恢復并不代表棉紡織業的出口已走出危機的影響,下圖是2001到2009年歷年11月我國棉紡織品及服裝出口情況圖,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7年是增長高峰,無論出口絕對額還是增長速度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從08年開始出口告別高峰增長時代,絕對額出現下降,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09年11月棉紡織品及棉制服裝的出口額都已低于07年同期水平。
下圖是我國棉紡織品五個主要貿易市場的出口增長情況圖,可以看出,到11月各市場仍然未能走出危機:
1、歐美、香港市場:三季度以來,歐美經濟基本停止下滑,我國對其出口也逐步穩定,同時香港市場也有所恢復,但并沒有帶來實際的增長。圖中顯示的同比降幅收窄,,主要是因為去年整體基數偏低的原因。
2、日本市場:今年以來日本經濟依然低迷,導致外需大量減少,受此影響,我國對日本出口始終不理想,同比降幅不斷加大。
3、東盟市場:全年來看,東盟市場依然是恢復最好的市場,同比降幅逐步收窄,到11月出口水平與去年同期持平。
據海關統計,1-11月我國棉紗線累計出口48.81萬噸,同比下降5.7%;棉織物累計出口57.99億米,同比下降6.65%。下表是我國1-11月主要棉織物的出口情況,可以看出,全年牛仔布的出口較為平穩,色織布的出口波動較大,坯布則是上半年較為低迷,下半年開始明顯恢復。到11月底,與去年同期相比,坯布出口量同比增長了9.69%,而色織布、牛仔布同比增速則分別下降了11.96%、15.48%。
整體來看,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棉紡織品全年出口情況并不理想,大部分出口企業外銷市場嚴重縮水,只能依靠內銷來彌補。出口的恢復有賴于世界經濟的復蘇,目前有關方面都已預測新的一年全國出口形勢將有所好轉,出口市場有望走出低迷,但人民幣升值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也使得行業出口風險加大。
三、回暖是市場的主調
(一)原料市場價格大幅攀升
1、棉花:一路上升勢頭是2009年棉花市場呈現的最為明顯的特點。
第一季度(1-3月)棉花價格緩慢上升,4-9月屬于振蕩上行階段,國慶節是一個分水嶺,節后呈現快速上揚的局面,年末較年初的價格上漲了34%,與國際市場的價差逐步縮小。
價格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1)三次收儲(12600元/噸)。為了穩定棉農種棉意向,國家于2008年10月下旬啟動了收儲調控措施,共計收儲了2008年度的棉花277萬噸,隨著紡織市場的企穩回升,資源供應趨于緊張,4月10日,三次收儲結束,價格上升趨勢已非常明顯,僅4月份國內328級棉花每噸上漲了近千元。
(2)三次拋儲。為了防止市場出現暴漲,滿足紡織企業的用棉需求,國家相關部門于5月下旬啟動了拋儲調控措施。三次共計拋儲了262萬噸(其中含164萬噸08年度棉花,剩余為2003-2007年度棉花,也含一定量的進口棉,),由于棉花結構性供需矛盾逐步加大,國儲棉拋售的價格遠遠高出了收儲時的價格,且一直高于國內現貨市場。
(3)2009年棉花產量下降預期的加大以及質量的下降。據農業部預測我國棉花產量在670萬噸,同比下降11%;各省棉花質量等級除湖北以外均有下降。
(4)配額發放較往年減少。2009年一共發放了129.4萬噸,據海關統計2009年1-11月進口棉花131.03萬噸,同比減少32.56%。
(5)新疆棉出疆運輸困難的加劇。據協會11月底僅對30家會員企業調查,就有近30萬噸的新疆棉運不出來,形勢非常嚴峻。
(6)一些流通領域也存在惜售心理。
2009年國內外棉花價格變化
2、化纖:粘膠價格一路上升,滌綸短纖震蕩上行。
滌綸短纖總體來看是一條的振蕩增長的曲線,2月初、5月初、8月初以及12月初都出現了價格的波峰,其波峰值逐步提高。盡管受石油價格漲跌的影響,但需求仍然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12月中旬以后,各廠家庫存壓力繼續不斷攀升,2009年以下行態勢結束。粘膠短纖的價曲線和棉花走勢相似,但波動幅度更大,受國內外需求和國內棉短絨原料上升影響,價格大幅上升,代表品種2009年年末較年初的價格上漲了64%。同時從下圖可以看出,與滌綸短纖的上漲和下降正好呈現相反地態勢,兩條曲線呈現葫蘆型狀。
2009年化纖短纖的價格走勢
(二)棉紡織產品市場受補庫需求拉動,相繼跟漲,漲幅低于上游原料
紗線市場受原料一直上升的帶動影響,總體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但上漲頻率滯后,速度緩,國慶節后棉花大幅上漲,拉動紗線價格在11月上漲,較原料市場滯后一個月左右時間。就紗線品種而言,純棉精梳高支紗表現非常強勁,更帶動了長絨棉價格的上升,進入12月中旬,需求減緩,織廠主動購紗熱情不高,紗價也不再頻繁調整,局部高位紗價略有回調,也有小幅讓利操作,促進銷售,代表品種價格較年初上漲了24.5%。
坯布市場得表現一直是看空心理比較濃厚,前三季度在上游上漲的情況一度出現了下跌行情,在7月底和8月初受原料和下游局部需求回暖的共同帶動下,坯布市場銷量和價格也有所回升,但仍低于年初價格。9月中下旬漲幅有所加大,企業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價格逐步上升,但效益增長并不明顯。進入第四季度坯布價格有比較明顯的上升, 10月和11月表現突出,12月份銷售有所放緩,但總體形勢仍然較好,部分好銷的產品價格繼續上調,12月底到1月初產銷壓力小,盈利水平明顯改善,代表品種價格較年初上漲了24.8%。
2009年純棉紗線價格和坯布價格走勢
四、效益指標向好,利潤總額、利潤率保持上升勢頭,全部從業人員降幅收窄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1-11月全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890.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57%。實現利潤總額350.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12%,其中主營業務利潤(含三費)為875.13億元,同比增長12.99%。但從工業總產值同比只增加了9.49%分析,行業利潤的所得也包含資本投資等收益。
1、 利潤總額繼續保持上升勢頭
2009年與2008年各季度利潤總額增速對比
在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后,從2009年2月開始,全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利潤直線上升,2月是企業和行業最困難的時期,利潤總額降幅達到了11.74%,之后隨著國內需求的拉動,行業形勢逐步好轉,到11月份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14.12%。
2、 利潤率首超去年同期水平
縱觀2009年,全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保持上升勢態。在經歷了前三個季度同比降幅不斷收窄的過程后,1-11月止規模以上企業平均利潤率達到3.94%,首次超過2008年同期水平。可以看出,第四季度對行業整體拉動作用力比較大。
2008年與2009年利潤率變化情況
3、全部從業人員降幅開始收窄
2009年1-11月止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仍在下降,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51%,雖然從業人員總數仍在減少,但首次出現降幅收窄的現象。隨著第四季度市場的升溫,補庫需求增長帶來企業訂單大幅增多,熟練勞動力的招聘也成為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
五、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增速放緩,中西部增長快于東部
2009年1-11月我國棉、化纖紡織加工業固定資產實際完成投資共計6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9%,比前三季度增長幅度減小1.14個百分點,增速放緩。到11月底為止,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實際完成投資減少20%。2009年1-11月新開工項目較前三季度增加370個,同比增長了16.4%。第四季度河北與河南新開工項目較多,占新開工項目總數的40.22%。
從地區結構上看,東部、中部、西部投資均有所增加,同比增長分別為2.89%、12.87%、25.31%,由此可見,中西部地區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東部地區。從占全國投資比重來看,東部、中部、西部投資分別占比55.52%、36.7%、7.78%,較去年占比相比,分別增加了-2.7%、1.62%、1.08%。
2008年與2009年東、中、西部投資占比
東部地區投資占到全國投資一半以上,河北、江蘇、山東位列前三甲;相比其它東部省份,河北、天津、遼寧增加速度較快。中部地區河南、湖北投資總額較多,山西、黑龍江同比增速較快,分別達到460.15%、166.36%。西部地區四川、新疆、陜西排到前三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