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我國傳媒業困境和機遇并存
2013/5/10 11:27: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二五我國傳媒業困境和機遇并存1.傳媒業或陷入馬太效應,強者愈強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由于國家政策支持具備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鼓勵包括已上市的比較強勢的文化企業進行并購重組,社會資本可以和傳媒資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時政類報刊已完成轉企改制的任務,我國傳媒業未來的發展將有更好的遵循市場化原則運作的環境。
2.“三屏合一”“報網屏”互動的趨勢
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的發展勢頭強勁,使傳統媒體受到嚴峻挑戰。三者之間既激烈競爭,又謀求合作。隨著寬帶中國的建設和3G時代的到來,和傳統媒體相比有著巨大平臺優勢的網絡媒體又被以手機媒體為代表的移動媒體趕超。“三屏合一”的體驗,已成為受眾尤其是年輕人追逐的時尚。在這種情況下,三種媒體必須尋找發展的新途徑。即便不與對方合作,自身也會積極介入、融合到新領域中。“三屏合一”意味著將電視、電腦、手機三個屏幕融合為一個,實現臺網聯動、電網直播,是視頻類流媒體的未來發展趨勢。新聞類資訊則由“報網互動”向“報網屏”互動發展。“報網屏”的屏主要指以手機媒體為主的移動終端,意味著受眾既可以通過傳統紙媒,也可以通過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接收新聞資訊。
3.贏利模式,成為衡量傳媒業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傳媒業轉企改制完成后,將會接受市場的考驗,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進行投資和運營。少了政府的庇護,傳媒業更重視自負盈虧。處于虧損狀況的傳媒企業將會直接被市場淘汰,經營狀況優良、市場績效好的傳媒企業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傳統媒體介入新媒體,難點是如何找準贏利模式。傳統媒體向全媒體轉型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新聞集團與蘋果公司合辦的iPad電子報《The Daily》,不到兩年就因巨額虧損而不得不關門的事實,證實了一些人的預言:“不介入,等死;早介入,早死。”但更多的傳媒人會繼續積極而又慎重地介入新媒體,重點在尋找清晰的市場模式和贏利模式。傳統媒體創辦新媒體會越來越注重新聞理念與技術理念并舉,內容為王、技術為王、渠道為王相結合。
4.從單一經營向多元化發展
2013年1月,梅花網發布的《梅花網中國報刊廣告投放年度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報刊廣告市場規模整體跌幅為12.6%,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這既有新媒體的因素,也有經濟形勢的影響,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給傳統媒體敲響了警鐘:單靠廣告難以維持媒體的發展。其實傳統媒體早就認識并強調要解決經營模式單一的問題,但不經過“陣痛”不足以醒悟。2012年的經營狀況的確引發了傳統媒體人的深思。紙媒靠廣告支撐的暴利時代已經過去,現在很多紙媒只能實現微利,由于紙媒的成本很高,廣告稍微掉一點就把利潤全掉光了。傳統媒體開展多元化經營,正確的做法是“做熟不做生”,首先要打造好自身的品牌,然后利用自身的品牌平臺延伸到上下游產業,線上線下聯動。當然,具備條件的也會向非相關多元化產業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