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化力邀民資建加油站的背后:資本騰挪布局
2014/3/4 12:01: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石化力邀民資建加油站的背后:資本騰挪布局如果說1月底掌門人傅成玉在中國石化(下稱“中石化”,600028.SH)官方微博上“將從資本、資產兩個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的一番陳詞還是秋波暗送,2月19日的公告則算得上中石化對民間資本的高調傳情了。
據《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的議案》,中石化將邀請各路民企共建下游加油站,并拿出了“允許民資最高持股30%”的誠意。
消息甫出,資本市場瞬時大象起舞:中石化A股將闊別5年之久的漲停紅包收入囊中,令“兵馬未動”的中石化先收獲了一份資本厚禮。
而這只是這條石油大鱷資本雄心的冰山一角。主動欲與民企分食市場的背后,除了如其官方口徑回應的那般是作為“改革的表率”外,一個關于資本的騰挪布局也很可能已胎動。
資金的騰挪邏輯
中石化此次對旗下加油站史無前例地改頭換面,究竟是拿出多大一塊蛋糕與民資共享?這可以通過公開數據輕松測算。
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銷及分銷事業部全年營業收入14719億元,營業利潤427億元。由此可見,拿出上限30%的股權與民間資本分享,意味著最多將128億元利潤拱手讓人。而這個數字可能還保守。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中石化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約為1.65億噸,比2012年增長4%。
但以上只是單純產業角度的解讀。在資本圈眼中,中石化此次大方地掏出真金白銀開門納客,背后還“蟄伏”著一條資本騰挪的邏輯。“拿出一部分利潤與民資分享,換種視角看,也就等于中石化可以將部分資金從下游業務中騰挪出來。”上海一位長期跟蹤能源板塊的私募基金經理對《中國經濟周刊》分析道。
“如果股東可以將這部分資金騰挪到回報更高的地方,向民間資本拋橄欖枝就是一筆相當劃算的買賣。”上述私募經理曾對中石化銷售板塊的投資回報率(ROE,即稅后利潤與股東權益之比,該值越大,說明投資者收益越大)作過估算,“公司歷年來的銷售凈利率均值一直徘徊在5%左右,金融危機以后下降到3%,結合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等數據算,下游加油站業務的ROE應該在13%左右。”
申銀萬國近日發布的報告則稱,預計2013年中石化整個銷售板塊的ROE可以達到15%。
事實上,15%的ROE水平還并不均等分布于每座加油站,中石化可以將資金騰挪到更高收益的領域,“緊挨車流量穩定的黃金位置的加油站一年流水可以上億,但一些既不在高速公路附近,又不在市區,周邊也沒有什么大廠的冷門地段加油站就只是無利經營,還談何投資回報?”油品流通商陳凱投資的民營加油站就“不幸”被新造的高架橋擋住去路,陳凱對《中國經濟周刊》稱,“目前連基本稅費支出也難以保證”。
包括上述私募經理在內的多位投資人士都對記者表示,資金騰挪術本身就符合國企改革的利益最大化邏輯,若能成功引入民資這眼“活水”,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石化自己。
中石化市值或猛增
中石化資金騰挪術的另一面,則是“求錢若渴”的融資意圖。引入民間資本不僅可以為其他渠道投資盤活資金存量,也可以改善中石化的財務狀況。根據2012年年報,中石化2012年總負債為7187億元,比上一年度增加了81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55.86%。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資產負債率仍為54.53%,遠遠高于國際石油企業20%~30%的平均負債率水平。
除了負債率高企,近年來中石化似乎加快了融資步伐。2012年中石化的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均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新低。然而其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卻大增,僅2013年前三季度,其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就達438億元,而2012年全年這一數字還不到60億元。
不過中石化眼下可以選擇的融資渠道并不多。記者注意到,去年4月19日,中石化子公司Sinopec Capital Ltd.發行了35億美元債券,完成了亞洲10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債券發行交易。
相比2007年超過29元/股的開盤價峰值,在積累了幾個交易日的上漲后,截至2月25日的收盤價也只有不到5元/股,如此低價要想在公開股票市場通過增發等方式募資可能性極低。
綜合來看,引入民間資本無疑是中石化最容易獲得融資的優先選擇項,而這恰恰符合國務院發布的“新非公36條”要求在油氣領域引進民營資本的精神,被業內認為“可以兌現對高層的承諾”。
而細究中石化的戰略動向可以發現,中石化向石油產業鏈上游擴張的跡象非常明顯。由于開采、勘探板塊的資本密集屬性和海外并購急需大量資金,融資亦是勢在必行。
在2011年國內十大海外并購項目中,中石化甚至獨占四席。2012年至今依然步履不停,橫掃美加等國,項目無一不涉及上游資產,如石油及天然氣區塊、頁巖氣、油砂股權等。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2012年營銷和分銷業務的毛利率僅有6%,勘探和開采業務的毛利率達到39.7%,將口袋里的資金放到更會賺錢的籃子里,顯然是一副如意算盤。
銀河證券石油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裘孝峰指出,對民間資本的溢價出讓股份,資產進行重估還能顯著提升公司業績。2013年6月中國石油(601857.SH)曾以其子公司西部管道有限公司的資產出資,與泰康資產、國聯基金合資設立了中石油管道聯合有限公司。很快新公司就因為資產重估產生了約248.22億元收益被計入營業外收入。
中石化成品油銷售板塊近年來的息稅前利潤一直維持在400億~ 450億元之間,即便按照10倍的行業平均市盈率(即股價與每股收益的比值)估值,成品油銷售板塊的市值將高達4000億元。目前中石化總市值約為5800億元,這意味著中石化資產將迎來歷史性的價值重估。“如悉數重組,估計一次性將貢獻0.4元/股左右的每股收益。”裘孝峰表示。
信任危機待解
不過,中石化的資金騰挪術能否真如預期中順利,關鍵還要看民間資本是否肯接橄欖枝。在民間資本最活躍的浙江省,對于石油大鱷的盛情相邀曾表現出“集體淡定”。據記者了解,早在2010年8月,中石油曾經慷慨拿出119個項目拜會浙江,涵蓋海外勘探開發、煉油與化工、成品油銷售、天然氣與管道、裝備制造建設五大核心門類,高調尋找可以合作的民間資本,但最終拖成了沒有下文的“馬拉松”。
中國人民銀行浙江某縣級市支行李行長對《中國經濟周刊》坦言,該行曾就中石油項目專門對當地民營企業家做過細致調研,發現相比油氣板塊,民資的投資興趣點還是更多集中于教育行業,比如投資額較小的幼兒園。
“中石油當時招商的項目達到了2000多億元,但合資前期的接洽中完全是把自己操盤當成基本原則,許多民企都表示擔心會被架空經營權,如果最終沒有參與管理,僅僅作為出資人參與,民營企業普遍不愿當沒有話語權的‘小媳婦’,不愿成為幫央企背債托底的‘冤大頭’。”李行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中石化此番開門納客恐怕原則上也不會放棄控股權,這很可能成為未來與民間資本彼此對峙的膠著點。2010年,四川民營運輸企業富臨運業(002357.SZ)曾與中石化合資成立成品油油氣經營公司時,初期占股70%。但2012年全年合資公司虧損近百萬元的灰暗成績單令這家先吃螃蟹的民營企業有苦難言,最終將持股比例降到了30%。
富臨運業內部人士表示,上游油氣資源不放開,民營企業即使進入了成品油銷售領域,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成本壓力。
還有一重變數則存在于民間資本對中石化的“信任危機”。記者從業內獲悉,近幾年來,中石化一直不遺余力地加快對優勢加油站的收購步伐,這讓民間資本擔心未來自己只能分得那些位置不佳的加油站。
記者查閱媒體早年報道了解到,在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集團成立之前,社會及各種經濟成分興建的加油站約有70000座,占國內加油站總數的80%以上。“從近5年來看,民營加油站因歇業或者被主營收購的數量超過了50%。”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峰對《中國經濟周刊》估計道。
“最夸張的是有的加油站還沒裝修好開業,就有石油巨頭洽談的工作人員找上門,只要你地段好,他至少在你報價基礎上增加200萬收購,一轉手就能賣個好價錢。”一位不愿具名的民營加油站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道出擔憂,“現在像這樣搶手地段的加油站也會轉讓給民企嗎?”
記者手記
加油也能返現嗎?
“使用微信支付來加油,車主每單能返10元,全天返現不設上限哦!”
比起那些面孔嚴肅的分析人士和專愛撥弄算盤的投資家,網友們對民資入股中石化將帶來的變化充滿了美好的遐想。
如果讓騰訊和阿里巴巴入股,多數人愿意把時髦的互聯網思維和向來十分嚴肅的中石化掛上鉤:假使微信和支付寶鉚足了勁把火拼打車軟件市場的那股勁頭搬進加油站,街頭巷尾的“賣油郎”又會是啥樣?
車開到加油站里,將信用卡銀行卡甚至裝著近場支付芯片的手機對準刷卡器掃一下,選擇你要加的油號就可以自己加油了;油加滿后,通過與小小顯示屏的智能對話,一張打印好的收據就從面前機器孔里吐了出來——你不必懷疑自己穿越到了美國公路片里的場景。
除了移動支付,LED戶外廣告、彩票、電影票,沒準還有時不時撥動歡樂神經的現金返利,這種眼花繚亂的玩法足以讓沉悶的能源行業患上互聯網焦慮癥。
當然,僅憑中石化的一紙公告,要想打造出創新版加油站的夢幻,還有一段距離。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口號下,不多的股權占比和疑慮重重的民企隨時可能將這一美夢幻滅。
不過有網友說:“嘿,別忘了洛克菲勒……。那位橫掃美國的石油大王,好像并非出身國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