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醫藥巨頭態度迥異 政策疑云籠罩“藥房托管”
2014/3/21 9:39: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三大醫藥巨頭態度迥異 政策疑云籠罩“藥房托管”在 深 圳 華 大 基因的實驗室里,擺放著 百 余 臺 超 級 測 序儀 ,成 百 上 千 名 基因、遺傳和生物學方面 的 科 學 家 正 在 廢寢 忘 食 地 進 行 著 各種試驗,他們雄心勃勃地要通過“改變世界 ”來 實 現 他 們 的“中國夢”。這家機構對外宣稱,他們已建立了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農 業 基 因 組 等 技 術平臺,他們的基因測序 能 力 及 基 因 組 分析 能 力 已 達 到 世 界第一的水平,他們的測 序 儀 全 年 產 出 數據 量 與 全 美 國 四 大測 序 中 心 產 出 數 據量的總和大致相當。
圖 為 正 在 華 大基 因 實 習 的 華 南 農業 大 學 學 生 李 文 丹在 實 驗 室 做 考 核 前的基礎訓練。
記者 李明放 攝
繼3月17日華潤醫藥、廣藥白云山兩家國有醫藥巨頭對藥房托管給出了不同的表態后,3月19日國藥集團公布年報顯示其也拓展藥房托管業務。三大國有醫藥巨頭的態度,更令藥房托管這一政策前景不清的業態顯得撲朔迷離。
藥房托管是指醫療機構通過契約形式,在藥房的所有權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將其藥房交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并能夠承擔相應風險的醫藥企業進行有償的經營和管理,明晰醫院藥房所有者、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經營活動。
廣藥、國藥開拓藥房托管業務
廣藥白云山是知名的國有醫藥上市公司,主要從事藥品生產、銷售和西藥、中藥和醫療器械的批發、零售和進出口業務。201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 入1 7 6億 元 ,較 上 年 同 期 增 長45.9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 .8億 元 ,較 上 年 同 期 增 長34.43%。
國藥集團也是知名的國有醫藥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藥流通業務,公司同時擁有生物制品、疫苗等特殊藥品經營資質。2013年,該公司國實現營業收入100.81億元,同比增長17 .34%,利潤總額5 .28億元,同比增長24.51%,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12億元,同比上升22.54%。
3月17日,廣藥白云山公布年報顯示,貿易業務一是不斷深挖用藥銷售路徑與網絡,積極開拓新型業務,大力開展藥房托管業務。醫藥公司與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梅州大埔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簽訂了現代醫藥物流服務延伸合作協議,采芝林藥業取得了廣州市荔灣區、海珠區、白云區、黃埔區社區醫院及部分二甲醫院中藥房的全托管。在年報中間部分,廣藥更是高唱,2014年,本集團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資源,全力開拓藥房托管業務,構建大商業新局面。
一位接近廣藥集團董事長李楚源的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廣藥希望通過藥房托管業務,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而且,華潤醫藥、國藥集團在廣東都進行了跑馬圈地,廣藥當然不能落后了。”
國藥集團3月19日公布年報顯示,利用子公司國藥健坤的優勢資源,拓展北京市醫院藥房托管業務。其官網顯示,該集團已經托管了公安醫院等醫院。但在對2014年的愿景方面,與廣藥不同的是,國藥集團并未太看重藥房托管的地位,沒有給予其只字片語的位置。
市場對藥房托管這一新生業態非常看好。國信證券研報顯示,未來藥品零加成不可阻擋,藥房將成為成本中心,醫院有動力將其外包。而且,托管的企業并非純粹的商業企業,而是有體量非常大的制藥工業,可以享受到自產藥品獨家賣給醫院的高利潤率。“我們認為藥房托管業務的凈利率約為5%-10%,將影響未來產業發展。”
華潤:41家醫院只做智能化藥房
華潤醫藥集團是集藥品研發、制造與分銷為一體的央企,業務遍及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綜合實力居中國醫藥行業前三強。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其總資產856億港元,61.5億港元經營利潤。
與廣藥、國藥托管醫院藥房不同的是,華潤醫藥和社區醫院雙方都認為,他們合作的項目不屬藥房托管業務,只是醫藥物流延伸服務。
3月17日上午,北京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院長帶領記者參觀由該中心與華潤醫藥共同開展的北京首家全智能化社區藥房科研項目。該中心院長韓琤琤、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葛路認為,智能化藥房是醫藥物流服務的延伸,不屬于藥房托管。
“藥房怎么能托管?盡管北京社區藥品早零加成了,我從未想過藥房托管一事,我們同華潤醫藥合作的是醫院藥品物流智能一體化用藥安全科研項目。這不屬于藥房托管,我們的藥房需要承擔病人用藥咨詢等業務,怎么能托管給第三方呢?”韓琤琤告訴記者,德勝社區智能藥房旨在提升患者用藥安全保障、降低社區中心管理成本、提升社區管理效率。
北京西城區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國家級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家社區衛生醫療改革試點單位,下設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服務轄區12萬人口。
“過去的藥房完全不能滿足社區老百姓對藥品的需求,這樣很多患者都去周邊大三甲醫院拿藥。”韓琤琤說,國家對社區醫院的定位,給社區醫院的唯一可用的“武器”就是藥品。
據她介紹,原來該中心每天調劑1000多張處方的社區藥房,面積卻十分狹小,儲存不下699種國家基本藥物。而且,藥師調配、發藥、記賬、進貨、盤點等都是手工操作,效率低、差錯率高、勞動強度大,做不到藥品批號跟蹤,難以做到藥品流轉全程可追溯,從源頭上控制處方配伍禁忌。
據葛路介紹,德勝社區衛生服務 中 心 的 智 能 化 藥 房 是 華 潤 醫 藥H L I項目在社區實施的第一個項目。H L I項目是華潤醫藥積極參與和支持國家公立醫院改革,協助醫院提升院內藥事管理水平的一項創新舉措。此前,華潤醫藥的H L I項目已成功在河北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全國多個省市的41家大中型醫院實施。未來,他們正摸索是否能將這套系統推廣至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
“德勝社區H L I項目是一個科研項目,目前投入在600萬左右。后續我們還想做社會衛生站的試點工作,還將發生部分費用。”葛路說,社區智能化藥房對企業最大的好處是,實現了社區藥庫零庫存,降低了社區藥品管理的成本。
據韓琤琤透露,按照正常藥品庫存比例,德勝社區每月需要壓貨750萬元左右,但根本沒有這么大的庫房;應用了H L I項目后,藥品庫存需要60萬元左右即可。“政府采購資金直接打到華潤醫藥的賬上,不需經過我們社區服務中心轉賬了,減少了占款時間和比例。”
政策疑云籠罩藥房托管
今年2月,康美藥業連發公告稱拿下80多家公立醫院的藥房托管權,這揭開了醫藥行業的又一投資新動向。但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針對藥房托管這一當前醫藥圈內最熱的投資話題,不少醫藥行業人大代表紛紛站出來表示反對,認為該模式不符合醫藥分開的初衷。
“國有三大家都做,我們民營企業為什么不能做?再不做,眼看著它們跑馬圈地嗎?”一位接近康美藥業的人士指出。
但是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對此意見分歧很大。除衛計委不反對外,商務部不支持,其他部門都不愿發表看法。
對于藥房托管,衛計委持不反對的態度。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姚宏文曾在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指出:“我們認為部分地區將藥房從門診剝離這一現象對于切斷醫療衛生人員和藥品之間的直接利益關系將起到一定的作用。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是管理體制、價格機制、藥品采購、人員編制、收入分配、醫保制度、監管機制等方面的綜合改革。”
“藥監局要求大家學習研究這一模式,因此我們開始找材料學習。”國家食藥總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
一位接近商務部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商務部相關人員曾表示,藥房托管是一種過渡形式,不支持。因為層次低,形式上還是醫院的東西,容易導致不公平競爭,該提成還是提成,只是人工轉到藥品企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4年全球油氣投資有望創新高
- 下一篇:鋼鐵業正處陣痛期 將面臨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