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產業鏈上的危險恐難避免
2014/5/7 9:42: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鐵產業鏈上的危險恐難避免近幾年來,鋼鐵行業受到鋼貿商貸款跑路的現象影響,融資方面的分析越來越大,然而融資規模縮小,風險加劇并不都應為鋼貿商的原因。“鋼貿危機”的持續發酵,令此前“財大氣粗”、擁有融資成本和渠道優勢的一些央企,也難以獨善其身。除了中國鐵物,包括中鋼、五礦、中材集團等擁有資金優勢和貸款渠道的央企,最近幾年都在通過“托盤”的模式,在鋼貿圈內擔任著“影子銀行”的角色。一些如中鋼天源、中材國際等上市公司,已經公告因“托盤”貿易而付出的代價。
從去年開始,銀行對鋼鐵業的融資規模就出現大幅縮水,很多銀行不僅要求鋼貿商和中小鋼廠提前還貸,新增貸款更是幾乎沒有,資金鏈斷裂甚至跑路的已經不僅僅是鋼貿商,而是越來越多的中小鋼廠。
一位行業內人士就預計,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鋼廠將陷入虧損、停產,甚至倒閉的危機,而由于鋼廠才是岌岌可危的鋼鐵產業鏈的源頭,一旦鋼廠的資金鏈斷裂,將會有更多產業鏈上的公司受到牽連,其中也不乏如中國鐵物一樣的大型央企。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中鋼集團曾在2011年的央企審計風暴中,被查出“被合作伙伴占用資金88.07億元”,而審計公告中所指的“資金占用”,正是中鋼集團為購買鋼材向一些鋼廠提前支付的預付款。
而目前如火如荼的鋼鐵電商平臺,其實也存在著上述風險。由于不收取會員費或者交易傭金,很多鋼鐵電商平臺都是通過“委托采購”業務賺取息差,即根據客戶的委托要求向鋼廠進行采購,先期墊資,之后追加一定的利息或傭金償還。
“這樣的融資模式以前在線下也做,當時的風險就是貨權風險難控制,比如鋼貿商與作為第三方的倉儲公司相互勾結制造假倉單,再用此貨權進行重復質押、多方融資,一旦貸款資金還不上,抵押貨物只有一批,要‘討債’的融資方將會有好幾個。”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在鋼貿危機爆發時,像中鋼天源、中材國際等正是因此受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光伏過剩產能再整合 外資投行伺機殺入
- 下一篇:2014年全國鋼鐵市場現低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