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業生態系統繼續畸形存在
2014/5/7 9:42: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鐵業生態系統繼續畸形存在地方政府為狹隘的地方利益造成其扮演著保護傘角色,不利于鋼鐵行業生態系統的穩定。政府的“伸手阻攔”、銀行的“雪中送炭”干擾了鋼鐵業的生態圈,使得優勝劣汰法則在鋼鐵業表現的不太明顯。鋼鐵企業退出之門緊閉,鋼鐵行業沒有形成真正的新增、退出閉合圈。鋼鐵業產能過剩問題喊了十幾年,出臺的遏制產能增長過剩文件僅國家層面就達十余件,然而收效甚微。甚至,在國家在喊“去產能”口號下鋼鐵業出現了無序的擴產能競賽,僅09年至2013年末,全國共凈新增產能總計3.75億噸,達10.4億噸。2003年,政府出臺《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制止鋼鐵電解鋁水泥行業盲目投資若干意見的通知》,當時產能僅為2.64億噸。
產能越壓越增的現象全國屢見不鮮,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充當著鋼鐵的保護傘。時至今日,我們不去討論新增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太過久遠。我們目前面對的是資產不良、管理水平低、企業產品結構差、產品附加值低、治污水平低的企業因市場競爭過程中將被淘汰,而地方政府干預下無法正常退出。我們分析,主要有兩方面深層次的原因:
其一,地方財政收入來源之依托
地方政府來源主要靠轄區內非國有大型資產或央屬企業的稅收。較其它行業相比,鋼鐵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如此大規模資金投量及營業額度使其成為了當地的利稅大戶和支柱產業。近期發生的無法退出企業繳稅額占地方財政收入比例較高,個別企業達到了地方財政收入的70%左右,其退出后受傷最嚴重的便是地方財政。
其二,就業崗位之依托
鋼鐵業除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外,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而言,鋼鐵生產企業提供就業崗位最多,一個鋼廠動輒便有上萬人。以唐山市為例,鋼鐵企業工作人員達到了30萬以上,間接參與鋼鐵的人員百萬以上,依托鋼鐵生存的城市在國內還有很多。在各級政府嚴控就業率的情況下,如此勞動密集型企業地方政府何敢輕易觸碰,甚至這些企業到了市場自由競爭被淘汰出局時,也會施以援手。
自2011年鋼鐵業步入寒冬期以來,鋼廠利潤率急轉直下,虧損企業數量持續增加。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導致價格持續走低,部分鋼鐵企業萌生順勢退出之心。2014年一季度,山西、河北、天津等地先后傳出有鋼廠破產的消息,然一番“風雨”過后,企業再度復產。這些死灰復燃企業設備雖不陳舊老化,但工藝水平、產品結構實屬低端,正常市場競爭環境下早應“出局”的企業卻再度復產。看似鬧劇,背后卻折射出了鋼鐵行業退出難題,似乎有兩只無形之手將鋼鐵企業的退出之門緊緊關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我國鋼鐵行業本身就是經濟容量大
- 下一篇:中國鋼鐵業化解產能過剩 競爭取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