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業改革進深水區 加深市場化激發產業創新力
2014/5/28 10:35: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電信業改革進深水區 加深市場化激發產業創新力5·17“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電信業沒能等來傳言中的4G FDD牌照,被遺忘已久的攜號轉網政策卻再踏征途。從5月17日開始,攜號轉網雙向開放在海南啟動,除170、157和188號段,海南電信、海南移動、海南聯通的移動網用戶均可自由攜號轉到海南省本地其他運營商網絡。與此同時,工信部還宣布將江西、湖北、云南三省也納入攜號轉網試點范圍。
近期,電信業相關監管政策密集調整: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虛擬運營商即將入市,電信業營改增下月納入試點,FDD牌照漸行漸近,鐵塔公司或將從傳言走向現實,一系列的政策調整正把電信業推向改革深水區,前行的目標則是進一步市場化。然而,電信業相對于其他國家控股的基礎行業如鐵路、石油、電力等,市場化程度已經相當高,過度競爭讓三大運營商基層苦不堪言。新一輪的改革,如何探索有效的監管方式,既能促進市場有效競爭激發產業創新力,又能讓用戶從長遠上得到實惠,讓運營企業健康持續發展,考驗著監管的智慧。
雙向“攜轉”還用戶自主權
海南運營商17日起正式向用戶提供雙向號碼攜轉業務,海南省通信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陳興無表示,海南省移動電話用戶網間雙向攜帶試驗范圍限定在海南省本地網內的移動用戶電話號碼,170虛擬運營商號段、157和188號段TD專用號段用戶暫不參與號碼攜帶業務。
據了解,2010年11月22日,工信部在天津、海南兩地啟動攜號轉網工作,當時確定攜號轉網的試驗期為6個月,而后延長到2013年底。兩地實行的轉網方法有所不同:天津實行“雙向轉網”,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2G、3G用戶,中國移動除TD號段外的用戶,三者之間可實現相互攜號轉網。海南則實行“單向轉網”,即電信和聯通2G和3G用戶、移動2G用戶可攜號轉移到中國移動TD-SCDMA網絡;移動2G用戶可以攜號轉網到電信、聯通;電信和聯通之間暫不相互攜號轉網。
盡管攜號轉網從效果來看可能不如預期,但保證用戶的利益和選擇權意義更為重大。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攜號轉網政策更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戶的自由選擇權。早些時候,運營商一度不愿意放開轉網,擔心用戶流失。而用戶也擔憂換網絡失去原號碼后,會跟很多聯系人斷去聯系,也不敢自由選擇運營商。如今雙向轉網的開放,放低了轉網門檻,免除了用戶轉網的后顧之憂。而從政策本身來看,雖然還對中國移動TD網絡進行保護,但相對于此前,弱化了電信業監管一貫以來堅持的非對稱管制。
監管松綁或加劇行業價格戰
攜號轉網政策在國內試點三年多來,整體效果差強人意。由于業務辦理門檻高、流程復雜、轉網成本高等因素,試點收效未達預期,攜號轉網因此也成為了電信業改革失敗政策的“典范”。
以海南為例,截至2013年底,全省30563個用戶申請號碼攜帶業務,其中15843個用戶申請成功,相較于海南全省800多萬移動用戶數,攜號轉網的應用顯得微不足道。如今,攜號轉網在海南雙向開放,賦予了用戶更多用腳投票的機會。但這對用戶而言,是“雞腿”還是“雞肋”還有待后市觀察。由于攜號轉網是工信部力推項目,接下來各運營商只能通過推出更多資費方面的優惠來留住客戶?梢灶A見的是,海南通信業的競爭將會因此更加激烈。
從全國來看,攜號轉網推向全國只是時間的問題。目前國內電信業的形勢正發生著前所未有變化:4G正式商用,虛擬運營商呼之欲出,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電信業營改增下月納入試點,鐵塔公司或將從傳言走向現實,FDD牌照漸行漸近。如果說,電信業務資費市場調節的政策只是監管部門為跟上市場發展形勢而做出調整,為運營商過去的競爭經營方式“正名”,那么虛擬運營商入市將是引燃運營商新一輪價格戰的導火索。而傳言中的鐵塔公司有可能成為中國電信業網業分離的序幕。這都是目前的三大基礎運營商不可承受之重。
電信監管正逐步跳出平衡術
在2G時代,原信產部禁止中國電信運營移動業務,為中國移動騰出了市場;3G時代,主管部門把TD牌照給了中國移動,最弱的中國聯通運營最好的WCDMA網絡,中國電信運營CDMA2000,用“計劃經濟”的方式平衡市場格局;進入4G時代,雖然TD-LTE牌照仍是新時期的“均衡器”,但是為中國移動解禁了“686文件”在寬帶發展上的魔咒,讓虛擬運營商入市,擴圍攜號轉網等一系列的舉措表明,我國電信業監管的思路在逐步摒棄過去平衡的思維,以市場化為導向推動電信業改革。
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是十八大提出的改革發展要求。目前我國電信業在同屬于國家控股的基礎行業中,市場化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三大基礎運營商雖然不時被冠以“壟斷”的帽子,但是行業競爭激烈的程度是其他領域所不能及的,每年秋季的校園市場競爭和各假日節點就是激烈競爭最好的縮影。市場化改革是電信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當然還需要有效的監管保障。
價格戰也好,網業分離也罷,既然要改革就免不了陣痛。對于運營商而言,4G已逐步實現市場化商用,在OTT對電信業傳統業務的替代效應不斷強化的背景下,市場競爭不再是三大基礎運營商的三國爭霸,而是包括虛擬運營商、移動互聯網軟硬件廠商在內的產業價值鏈之間的競合。有業內專家認為,在中國市場上,網絡制式和技術路線都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一旦遇到政策上的變化,網絡和技術優勢很可能會蕩然無存。從這一點來看,運營商的網絡優勢、價格優勢都只是暫時的,運營商需在關注網絡建設、維護的同時,注重流量經營的模式創新、服務水平的提升等,以提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