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老大反對無效 中國要再造一個核電大公司
2014/11/4 14:36:5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核電老大反對無效 中國要再造一個核電大公司核電無疑是今年能源圈耀眼的一顆星。2014年年初開始,中國高層頻頻釋放核電重啟信號,從全國“兩會”、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再到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高層多次表態要加快核電建設步伐。核電龍頭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廣核集團的上市計劃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核電小弟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也沒落后,和唯一擁有核電牌照的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下稱中電投)對外宣布進行重組合并。
7月,國核技新聞發言人郭宏波對外確認,和中電投的重組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國資委。8月下旬,作為核工業部前身的中核集團,在其主辦的《中國核工業》雜志上刊文表態,反對兩家公司合并,建議參照俄羅斯、韓國的核電模式,呼吁中國核電體制改革應該重回“大一統”,將國內的核電企業合并為一家。因中核的不同聲音,重組陷于停頓。
2014年10月31日,據了解,中電投和國核技重組已在近日重啟,“中電投和國核技的重組,被作為國資委力推的國企改革試點,步伐在加快。”該人士表示,在此前的重組方案基礎上,9月做了進一步優化調整,但未表示具體內容。
關于重組路徑,業內之前普遍認為,把國核技裝入中電投更為合理,因為無論從體量還是業務范圍,中電投都大于國核技,但鑒于國核技的特殊性,預計在合并后擁有較強的獨立性。
但前述中電投人士說,目前的重組方案更傾向于成立一家新公司,“另起爐灶,把兩家公司都裝進去,”他說,“重新命名一家新公司。”
核電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推銷高鐵之外的又一張牌,國家主席習近平于3月出訪歐洲各國時推銷中國核電,并在核安全峰會上闡釋中國的“核安全觀”。6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再次喊話抓緊啟動東部沿海新核電項目建設。7月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表態:“核電項目怎么樣都要啟動了。”
縱觀中國三大核電企業,國核技資歷最淺。2007年,國核技作為中國政府指定的引進三代核電技術(美國AP1000技術)的研發、設計、工程總包、設備材料制造的唯一企業,在北京成立。國核技的短板在于,從誕生起就僅僅是一家技術公司,沒有建設隊伍,更重要的是沒有核電牌照,缺失了分享核電利潤最為豐厚的核電站運營環節。
中電投雖位居五大發電公司之列,但近幾年的發電裝機容量日漸萎縮,資產規模在五大發電集團中最小,其火電權益裝機規模也已被煤炭老大神華集團超越。
中電投手握另一張王牌。在2002年電力改革時成立五大發電公司,劃分電力資產時,中電投被授予控股核電站開發建設資質,成為除中核和中廣核之外,中國第三家擁有核電運營牌照的發電企業。
不過,雖然王牌在手,中電投的短板也很明顯:缺乏核電技術研發、建設、運營方面經驗,長期以來只能以參股或等比例控股的形式,與中核或中廣核合作開發核電項目。
兩家公司的重組合并“順理成章”。中電投可借此進行戰略轉型,國核技則可以借助前者的核電資質以及豐富的核電站廠址資源,從一家技術公司轉身為綜合性能源實業公司,同時進一步鞏固其中國核電巨頭的地位。
況且二者之間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電投持有國核技10%的股權,現任國核技董事長王炳華曾是中電投的第一任總經理,并力主推動中電投核電業務的發展。
上述中電投的內部人士說,王炳華由中電投調任、組建國核技之初,一度身兼兩職,同時擔任中電投總經理與國核技董事長的職務。
對于兩家副部級央企的合并,后續的人事安排也是外界猜測的焦點之一。公開資料顯示,中電投總經理陸啟洲1951年出生,退居二線的可能性更大,國核技董事長王炳華比陸啟洲小三歲,是兩家企業合并后“一把手”的不二人選。
有著這樣深厚的淵源,中電投內部人士也毫不諱言,中電投首選的技術路線一定會是國核技的AP1000,而非另一三代技術“華龍一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