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服裝行業轉型跨界路徑仍在探索
2014/11/18 17:14: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服裝行業轉型跨界路徑仍在探索轉型和跨界,是今年服裝行業中被提及最多的話題。顯然,要找到行業轉型的最佳路徑,中國服裝行業仍在探索之中。作為中國服裝行業重要的產業集群之一,寧波一直都在服裝行業的前端。2013年,寧波紡織服裝、服飾業共完成工業總產值600多億元,完成銷售產值約58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5.53億元,都保持了同比增長的發展態勢。同時,寧波還有全國最大的西服和襯衫品牌企業,西服產量約占浙江省的40%,襯衫的綜合占有率超全國的1/4。
在內需增速放緩、外需復蘇緩慢的新形勢下,寧波服裝產業也面臨轉型壓力。對此,身處轉型期的寧波服裝企業該如何應對當下的發展形勢?寧波服裝企業又該從哪里尋求突破?新形勢下,什么才是能夠支撐服裝行業實現轉型的支點?
告別紅利時代
“目前的服裝行業中,過得‘不錯’的企業不多,大部分企業還‘過得去’,還有不少企業過得‘艱難’,甚至遭遇生存危機。”在寧波舉辦的2014中國服裝論壇上,一位行業專家直指當前服裝企業的生存困境,而不少知名服裝企業的利潤報表,也印證了這一事實。
當前,服裝行業中80%的企業利潤都在下降。其中,不少一直以來贏利水平非常好的企業也開始遭遇發展瓶頸。“以知名女裝品牌寶姿為例,其企業利潤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但從去年開始,寶姿的利潤也開始出現下降。”楊大筠說道。
對于不少企業增長乏力的生存現狀,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楊金純認為,這主要緣于當前“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低速增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成為眾多服裝企業要面對的新形勢。
造成行業告別高速增長時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紅利時代的結束。“消費品市場的發展嚴重依賴人口紅利,隨著人口紅利的終結,企業注定要面對不斷增長的勞動力成本,同時,消費市場的老齡化也將助推市場的消費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楊大筠說道。
“這個命題不僅是寧波,也是全國服裝產業所共同面臨的。”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說道。在他看來,在互聯網時代,服裝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適應新常態,通過跨界思維,加快渠道創新與產業融合,增強品牌生命和活力。
顯然,要適應新環境下的“新常態”,一場渠道變革對企業來講在所難免。
傳統思維玩不轉互聯網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差的時代。好是因為充滿了機會,可以創造財富奇跡。差是互聯網和需求巨變疊加出現,一切尚不確定。今天很困難,明天會更困難,轉型并不像說起來那樣輕松。”在楊大筠看來,電商在給傳統服裝企業提供一個新渠道選擇的同時,也對其企業轉型上線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用傳統思維顯然玩不轉互聯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