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裝備“走出去”初見成效 大規模出口仍難實現
2015/1/23 8:33:1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從核電在建工程來看,目前,我國核電在建機組有26臺,規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全面提升核工業競爭優勢,推動核電裝備“走出去”,確保核安全萬無一失。
從核電在建工程來看,目前,我國核電在建機組有26臺,規模2800萬千瓦,這使我國成為世界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向有關媒體稱,中國很早就想在國外修建核電站,因為“出口一個核電站,相當于出口100萬輛桑塔納轎車”。
然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從“核電大國”到核電裝備大規模出口的“核工業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核電裝備
“走出去”初見成效
可喜地是,我國核電“走出去”戰略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那就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在國內外將分別落地。中國核電“走出去”,其中一個關鍵目的是帶動能源技術裝備的出口。
有分析人士認為,未來10年,國際市場上還會有60臺至70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開工建設,潛在市場規模達到萬億元人民幣,行業整合將有助于我國核電行業在國際市場實現新突破,行業龍頭受益明顯。
申銀萬國研究顯示,從目前看,核電是可以貫穿整個2015年的大主題,海外營銷、“走出去”值得期待。同時,國內核電項目重啟后,后續核電裝機規劃的調整以及項目核準及開工的節奏直接影響核電板塊相關投資標的的選擇以及空間判斷。在“安全發展核電”的戰略思想指導下,核安全設備市場將率先受益。
民生證券研究也認為,未來會看到更多的能源資本出海,以央企、以及上市公司龍頭代表的新能源資本去海外開發核電、光伏、風電將會變成新常態。
中廣核集團近日通報顯示,截至2014年底,該企業總資產超過3900億元人民幣,在運核電基地擴大到4個共計11臺機組,在運裝機容量達到1162萬千瓦,保持國內首位;在建機組達到13臺,裝機容量1550萬千瓦,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預計今年年內將有5臺核機組建成投產,屆時該集團下屬核電基地將增加到5個。
另外,2014年,隨著高層的外交活動,中國核電主管部門與核電企業與法國、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捷克、哈薩克斯坦等國簽署合作文件。中核集團與阿根廷、加拿大達成合作協議,中廣核集團在英國、羅馬尼亞等地的布局也初見成效,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也已與西屋公司、土耳其發電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傳進口煤政策或再度收緊
- 下一篇:四大煤企預定價520元/噸 煤價有望再度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