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廣東省牛羊肉進口貿易形勢情況分析
2015/3/19 8:32: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2014年廣東省累計進口牛羊肉1.9萬噸,比上一年同期(下同)增加47.6%;價值5.1億元人民幣,增長46.7%;平均價格為每噸2.8萬元,下跌據海關統計,2014年廣東省累計進口牛羊肉1.9萬噸,比上一年同期(下同)增加47.6%;價值5.1億元人民幣,增長46.7%;平均價格為每噸2.8萬元,下跌0.6%。其中,12月份進口2232.3噸,增加34%;價值5920.9萬人民幣,增長36.7%;平均價格為每噸2.7萬元,上漲2%。
一、2014年12月份廣東省牛羊肉進口主要特點
(一)12月份當月量價齊升。2014年1月份以來,廣東省牛羊肉進口量波動較大,其中3月份的環比降幅最大,11月份的環比增幅最大,且在12月迎來了全年進口量的最高峰。12月份當月,廣東省企業進口牛羊肉2232.3噸,同比增加34%,環比增加9%;價值5920.9萬人民幣,同比增長36.7%,環比增長4.5%;平均價格為每噸2.7萬元,同比上漲2%,環比下跌4.2%。(見下圖)。
(二)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占八成。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牛羊肉1.5萬噸,增加89.4%,占同期廣東省牛羊肉進口總量(下同)的80.8%;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牛羊肉3051.9噸,減少26.2%,占16.1%;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588噸,減少5.1%,占3.1%。
(三)民營企業進口占近七成,國有企業進口出現明顯減少。2014年全年,廣東省民營企業進口牛羊肉1.3萬噸,增加99.1%,占69.9%;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牛羊肉5430.5噸,增加2.1%,占28.7%;國有企業進口牛羊肉267.7噸,減少69%,占1.4%。
(四)進口牛羊肉主要來自于澳大利亞、烏拉圭、新西蘭和加拿大。2014年全年,廣東省企業自澳大利亞進口牛羊肉6910.7噸,增加35.4%,占36.5%;自烏拉圭進口牛羊肉5808.7噸,增加20.1%,占30.7%;自新西蘭進口牛羊肉3876.7噸,增加78.5%,占20.5%;自加拿大進口1296.1噸,劇增逾8倍,占6.8%。
二、2014年廣東省牛羊肉進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得益于可追溯的質量標準體系和優質谷物飼養,自加拿大進口牛肉呈現爆發性增長。加拿大牛肉自2012年首次進入我國內地消費市場以來表現平平,但在2014年卻又十分不俗的表現,進口量同比增長逾8倍,是繼阿根廷之后年同比增速最快的國家。具備國際公認的牛種基因的加拿大牛肉,受益于優質谷物飼養及對其牛肉的油花分布、肌肉度及成熟度設定的嚴格標準,其越來越受到我國內地消費者的喜愛。除了名聲在外的環境條件、飼養優勢及質量標準,加拿大牛肉在我國市場的認知度和接受度不斷提高更少不了加拿大相關產業協會對其產品的大力宣傳。加拿大國際牛肉協會于2014年5月在上海舉辦2014加拿大牛肉中餐品鑒會,在為現場來賓獻上一次難得的美味之旅的同時也在為該國出口的牛肉“打廣告”。除了參展,加拿大牛肉協會還會在內地一線城市安排一系列的加拿大牛肉烹飪課程來幫助我國消費者更多的了解加拿大牛肉。
(二)高檔牛肉消費需求與日俱增,進口高檔牛肉魅力不減。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消費者對牛肉特別是高檔牛肉的需求日益增加,更多的人更加關注與牛肉的品質和健康。在許多一線城市,高檔牛肉已經初露鋒芒,成為了高端人士餐飲活動中的奢華時尚,很多地方更是已經出現低端賣不出去,高端供不應求的局面。由于進口高檔牛肉造假成風以及內地高端牛肉的后來居上,高端市場依賴進口的局面有所緩解,但得益于環境以及養殖方式等條件優勢,進口高檔牛肉的魅力不減。
(三)進口牛肉價格優勢明顯,供需矛盾刺激需求增長。由于剛性成本的增加,這幾年國內牛肉價格節節攀高,雖在最近趨于穩定,但相對而言進口牛肉的性價比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得益于規模化、專業化的養殖作業且經營成本較低,進口牛肉價格優勢凸顯,致使更多消費市場偏好于選擇性價比更高的進口牛肉。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一)問題牛肉走私依舊肆虐肉類市場,“餐桌上的美味”已成安全威脅。口蹄疫、炭疽熱疫、大腸桿菌疫情和瘋牛病等都是常見的可以通過食用牛肉傳播給食用者的病疫。任何可能存在的監控缺口或是通過非法途徑進境的牛肉都進一步增加了疫情跨國傳播的風險。近年來問題牛肉走私的現象依舊嚴峻,據相關專家和行業協會估算,目前我國消費的牛肉中有近四分之一是通過非法途徑進口的。
(二)養殖環境持續惡化,影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牛羊賴以生存的草場正加速退化,這將極大的制約牛羊養殖業的發展。超載過牧、破壞草原生態、無節制的開墾等嚴重影響了牧民自身的經濟利益和產業發展的可持續。另外,相關部門的監管缺失致使頒布多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形同虛設,沒有得到切實的實施,非法開墾和摟草挖藥等行為依舊存在。
(三)牛肉造假問題屢見不鮮,影響市場公平競爭與本土企業信譽。有著20年生產牛肉干、牛肉粒歷史的老品牌也會利用豬肉兌牛肉膏生產假冒牛肉,不難想象,牛肉造假現象在正一點點侵蝕著本土牛肉生產的信譽基礎。另外,洋牛肉也沒能牛肉造假風波中幸存。自2001年日本爆發瘋牛病以來,我國就不再從日本進口牛肉。為了能制造出賣相好的神戶雪花牛肉,一些商家會將一般的牛肉注入牛脂以冒充品質口感俱佳的雪花牛肉高價出售。以上牛肉造假現象無疑會對我國牛肉市場需求造成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