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點全國3D打印醫(yī)療十大應用案例
2015/4/24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yè)發(fā)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將科技融入到日常生活,給普通人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當3D打印技術以3D電影為先鋒進行我們眼簾時,似乎瞬間3D目前,3D打印技術已經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將科技融入到日常生活,給普通人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當3D打印技術以3D電影為先鋒進行我們眼簾時,似乎瞬間3D電視、3D游戲、3D打印等以“3D”冠名新鮮科技詞匯爆發(fā),經過兩三年的媒體炒作,如今3D打印技術在醫(yī)療方面的應用已經取得驚人的進展,讓我們一起盤點3D打印在醫(yī)療臨床的十大案例。
1.3D打印用于足踝手術手術風險降低
打印出的骨頭和患者真實的骨頭在外形上可以實現1:1的效果,相當于是將患處的骨頭“搬運”了出來。 李亞明介紹,涉及到足踝關節(jié)等復雜部位時,傳統(tǒng)影像報告的局限性往往讓專家們“眼見不一定為實”。如何矯形、切口如何設計、要涉及哪些關節(jié),這些都不十分明確。醫(yī)生只能依靠以往的經驗一點點地截骨,導致患者的創(chuàng)傷和風險也隨之增加。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骨三科主任李亞明教授介紹,他們年初與湖北嘉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究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領域的應用,目前主要為脊椎、肩肘、足踝外科、運動關節(jié)骨科等復雜創(chuàng)傷,畸形矯正、假體植入等復雜骨科手術提高其“精準性、微創(chuàng)性”。
2.“3D打印技術”進入先心病治療
3D打印制造的人類骨骼組織,為越來越多的患者解除病痛。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外科課題組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I),成功為一例77歲高齡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合并關閉不全患者實施了TAVI規(guī)劃與導航。
3D打印技術則可將患者的二維影像數據轉化成栩栩如生且實物大小的心臟模型呈現于醫(yī)生眼前,并可提供更多傳統(tǒng)影像學檢查難以顯示的豐富信息,從而將上述復雜過程大大簡化和標準化,使得手術更準確安全。
3.3D技術應用于癌癥切除(醫(yī)療前沿)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首任執(zhí)行院長董家鴻教授率領該院肝膽胰外科醫(yī)師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完成10例膽道癌癥精準根治性切除。通過3D技術實現膽道癌癥的精確根治性切除成為了我國首創(chuàng)。
4.廣東女子患癌肩胛骨被侵蝕3D打印為其換新
據香港《新報》4月16日報道,廣東揭陽市一名27歲李姓女子,不幸患上入侵性巨大肩胛骨腫瘤,如不根治,恐要截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近日首次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精確制出鈦合金肩胛骨假體,切除腫瘤后再將假體植入,讓李女成為深圳第一名“鐵肩女”。據悉,這次手術醫(yī)療花費約10萬元人民幣,李女本月初接受手術后,一、兩天便可出院,預計半年后可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5.3D打印技術修復頜骨缺損
青年患者張先生因為下頜骨惡性腫瘤慕名來到武漢大學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該科室的專家采用目前最先進的一款手術設計軟件,術前在計算機上虛擬手術,設計腫瘤切除范圍,與湖北嘉一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將3D打印技術同步設計和制作手術截骨引導板和頜骨重建引導板,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右下頜骨切除術,同期取小腿腓骨精確重建下頜骨,術后患者面部外觀和咬合功能非常理想,日前滿意地出院了。
6.3D打印應用于牙科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025年高校畢業(yè)生等青年就業(yè)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qū)!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xiāng)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yè)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君樂寶連續(xù)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xiāng)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