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制造2025”看壓縮機行業發展
2015/5/12 8:32: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兩會,把一個新名詞“中國制造2025”帶到世人眼前。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今年全國兩會,把一個新名詞“中國制造2025”帶到世人眼前。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這般雄心壯志,壓縮機行業同樣必須有!
頂層設計“最亮點”
作為中國邁向制造業強國的第一個十年規劃,“中國制造2025”是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
最新信息顯示,“中國制造2025”的路線圖將包括大力支持與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休戚相關的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與船舶、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必爭產業優先發展;選擇與國際先進水平已較為接近的航天裝備、通信網絡裝備、發電與輸變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進行重點突破。壓縮機業內人士不難看出,其中多項內容涉及壓縮機行業,而智能制造成為這一路線圖中的“最亮點”。
制造只能走快,“智造”才能走遠。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說:“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各國都在研究如何搶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中國潛在的制高點是互聯網和傳統工業行業的融合,智能制造是較好的切入點和當前的主攻方向。”
中國這一頂層設計,在發達國家相繼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后,顯得格外迫切。
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紛紛拋出刺激實體經濟增長的國家戰略和計劃,美國制訂了“再工業化”“制造業復興”“先進制造業伙伴計劃”,德國拋出了“工業4.0”,日本開始實施“再興戰略”,韓國搞了“新增動力戰略”,法國也提出“新工業法國”……
這些戰略措施中包含的共性,是對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的研發扶持。發達國家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和產業政策調整,重獲在制造業上的競爭優勢。由此可見,即便是最先進的國家,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制造業,而是在不斷實現制造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2013年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0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超過1/3,穩居世界首位。但從整體來看,中國裝備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特別是在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領域,與制造業強國相差甚遠。在此,不得不關注的是壓縮機產業。
從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們強烈地感受到:中國正在努力抓住契機,實現中國制造的“脫胎換骨”。
壓縮機產業“裝備世界”不是夢
當中國制造劃出新的起跑線時,誰反應慢了,誰就要吃虧;誰能把握大勢、“智”向高遠,誰就能搶占先機,占據未來裝備制造業的制高點。使“中國制造”邁向 “中國智造”,讓壓縮機走出國門“裝備世界”,已經寫進壓縮機人在新常態下加快促進壓縮機產業走出去的名副其實的“總方略”。壓縮機產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排頭兵,其“智”變關乎壓縮機的“質”變。
國家正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還將啟動一批新的重大項目。作為新型工業化的基礎產業,包括壓縮機在內的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的曙光已經顯現。比如,開山集團、沈鼓集團等一批企業已經在裝備自動化、智能化領域取得較快發展,一批關鍵零部件及智能成套裝備實現了產業化,完全可以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在以“機器人+智能制造”為核心的先進裝備制造業上搶占先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源網荷儲智”轉動零碳園區!固德威賦能打造國內首個重卡風光儲充一體化標桿
- 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啟動
- 國企向新力 濰柴雷沃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
- 君樂寶連續三年榮膺“中國卓越管理公司(BMC)”權威認證
- 人工智能技術為轉型按下“加速鍵” 鋼鐵產業正變得更“綠色”、更“聰明”
- 學習不“將就”,健康要“講究”:趕考小狀元森林氧吧5.0AI重慶旗艦店盛大啟幕!
- 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彌勒華融印象葡萄烈酒項目投產揭牌
- 京東超市“逢9必拍”升級 跨世紀年份酒1元起拍 引領酒類消費新潮
- 中國國際會議會展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的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 “影視+文旅”帶動“劇中同款”銷量增長 主題IP游成文旅消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