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7% 樓市回暖至少還需1年
2015/5/15 8:33: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5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0%,為2014年年初以來首次正增長。南都記者綜合采訪獲悉,銷5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0%,為2014年年初以來首次正增長。南都記者綜合采訪獲悉,銷售數據回正很大程度緣于一系列寬松政策,但地產新開工和拿地數據仍低迷,且庫存高企,房地產回暖還言之尚早。渣打銀行經濟師申嵐預計至少還要一年甚至更多時間。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認為,地產的下行趨勢尚未根本反轉,而政策方面只想阻止其下滑,不一定想促其上升。
銷售數據首次回正
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當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813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0%,為2014年年初以來首次正增長;銷售額5716億元,增長13.3%。
同時,1-4月,不同類型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均有所收窄,一線城市收窄幅度最大。1-4月份,4個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6%,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4個百分點;銷售額由一季度下降10.1%轉為增長5.3%。其他36個重點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體下降3.8%,銷售額下降4.5%,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4.5個和4.4個百分點。非重點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5%,銷售額下降4.4%,降幅分別收窄4個和5.1個百分點。
“數據改善主要緣于樓市調控的松綁。盡管市場由供求決定,但市場跟著預期走,預期跟著政策走。”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而地產上下游關系到近60個行業。“雖然現在總體是調結構促轉型,但不是一日之功,在此過程中政府也不希望地產掉得過多,下調過多。”
這意味著地產開始回暖了嗎?“4月銷售數據回升,主要是在一線及較大的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并未明顯改善。而且銷售改善并非明顯的領先指標,我們更看重的新開工數據和拿地數據在下降。”渣打銀行經濟師申嵐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分析,1-4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2.7%,且從信貸數據來看,居民類中長期信貸量連續三個月下滑,寬松政策尚未落地,對購買者的支持并不到位。
下行趨勢尚未根本反轉
“回暖言之尚早。整個地產的投資建設需要至少半年來恢復。”申嵐向南都記者表示,全國樓市的供應量仍在較高位置,平均水平應是10到12個月的銷售量,而目前庫存為16、17個月的銷售量,“至少需要一到兩個季度來將庫存消化到可持續水平,且不同地區的庫存不同。如果銷售月環比持續改善,四季度庫存會下降到較好的平均水平,屆時可能會有好轉跡象。但目前新開工和拿地仍持負增長,幅度達20%到30%,其降幅收窄到恢復還需要一年時間。當庫存回到可持續水平之后,新開工和拿地企穩,整個地產才能稱得上回暖。因此預計還需要一年乃至更多時間。”
“下行趨勢尚未根本反轉,地產回升難度不小。”尹伯成表示,二、三線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很大,要上升不太樂觀。他分析,首先目前房價很高,有錢人在前幾年已經解決了房子,現在剛需者主要是年輕人,經濟承受能力不強。其次,盡管信貸寬松,但商業銀行并不太積極,說得多做得少。再者,房地產過去非常活躍的重要因素是投資性需求,而現在房價上漲預期不強,且股市繁榮,資金大量從地產流向股市,地產缺乏資金推動。因此,“地產想大有起色不太現實。現在只能是阻止它進一步往下掉,也許會慢慢回暖,但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尹伯成表示,如果能有更優惠政策出臺,可能地產回暖會快些,但調控總的精神是促進購房消費,而不是促進投資和投機。
申嵐認為,目前地產是最嚴重拖累經濟下行的因素,從穩增長看,政策希望房地產投資能有所回升。如果地產能企穩乃至回升,對經濟會有所拉動。但政府不希望地產回到之前過熱的程度,市場自發調節也不會使之過熱。
“銷售面積增長,意味著去庫存在加速。但房價漲起來還早,要取決于去庫存的速度。只能說最冷的冬天在慢慢遠去,但春天來了還言之過早。”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認為,政策是否繼續放松,還要看形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