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核電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中國核電建設正式重啟
2015/6/4 8:33: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核電正式重啟帶來新增訂單拐點,一帶一路國家是長期潛在藍海市場,華龍一號樹立走出去典范,同時國企改革與資產證券化將塑造行業新格局,看好高壁壘的設備商。全球核電市核電正式重啟帶來新增訂單拐點,一帶一路國家是長期潛在藍海市場,華龍一號樹立走出去典范,同時國企改革與資產證券化將塑造行業新格局,看好高壁壘的設備商。
全球核電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中國核電建設正式重啟。根據WNA統計,全球運行中核電站數量達437座,在建與擬建核電站數量預計將有進一步提高,各國就核電發展出臺相應政策作出積極應對,核電申請與建設進程平穩正常發展。相比于第二代核電技術,第三代技術的非能動系統設計大大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系數,降低運行風險;模塊化的設計進一步縮短建設工期,提高核電站的建設效率與速度。福島事故四年后,充分夯實基礎的中國核電建設已正式重啟,重新駛入發展快車道,規劃至2020年并網裝機58GW,在建達30GW。
“一帶一路”新興核電市場國家提供長期潛在市場,“華龍一號”國產化技術走出去。
短期國際核電需求與技術發展依靠發達國家,長期則更多依賴于新興核電市場需求。由于自然資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能源分布不均,新興核電市場逐漸增大。這為中國的核電設備出口提供巨大的海外市場與機會,核電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利于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于電力等能源的需求為我國核電社會與技術出口提供長期市場,有利于我國與鄰國的核電設備等基礎設施的長期合作,絲路基金與亞投行的設立為區域及全球提供必備的金融資本支持,保證實業的發展。作為具備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華龍一號”以其安全性、高效性占據世界領先地位,中核集團與中廣核集團的此次聯合,體現了強強聯手的巨大技術優勢,為國企改革與國內核電企業合并重組提供參考。“華龍一號”的開工與海外訂單增加,有利于國內相關核電設備企業的發展與經營業績的提升,目前中國核電出口已在阿根廷、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國打開局面。
核電行業受益于與國企改革與資產證券化,降息周期進一步減輕投資商財務負擔。核電企業合并重組有利于整合核電行業實現海外市場的拓展,國家核電和中電投的重組樹立了國企改革典范;2014年后多次降息調整降低貸款基準利率,進一步降低核電投資的貸款成本與財務費用,提高核電行業估值水平;中國核電IPO申請過會以及后續中國核建的上市申請,標志著核電行業發展進入資產爭取化的新階段,有助于加大杠桿籌措更多的資金投入至核電工程的建設。
看好高壁壘、高彈性的設備商。重啟將為設備商提供新訂單,盈利彈性展現,核電設備準入壁壘高,國產化比例將持續提升,同時出口打破成長天花板,受益標的包括:上海電氣、東方電氣、浙富股份、特銳德、丹甫股份、應流股份、臥龍電氣、南風股份、江蘇神通等。
風險提示:國內核電建設及審批進度不達預期;核電出口不達預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