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郵政資費轉軌市場化 EMS降價幾成必然
2015/6/6 8:32: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家管控多時的鐵路、藥品、郵政等價格,現在正一項項交還給市場之手。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郵政局發布《關于放開部分郵政業務資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國家管控多時的鐵路、藥品、郵政等價格,現在正一項項交還給市場之手。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郵政局發布《關于放開部分郵政業務資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國內特快專遞資費、明信片寄遞資費、印刷品寄遞資費等競爭性包裹寄遞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可視為我國郵政改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對消費者來說,競爭肯定會帶來更合理的價格和更多選擇,而對于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來說,將意味著真正站到了市場環境下,和對手正面競爭,不過稍不留神則可能滿盤皆輸。
向市場跨出一大步
《通知》明確,為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郵政業發展,根據新修訂的《郵政法》及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決定放開部分國內郵政業務資費,自6月1日起,將國內特快專遞資費、單件重量10公斤以下計泡包裹每立方分米重量小于167克的包裹等競爭性包裹寄遞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實行市場調節價,郵政企業可以根據市場供求和競爭狀況自主確定資費結構、資費標準和計費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多月前,中國郵政的改革大幕已經拉開,4月底,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及所屬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EMS,對現行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由現行的母子公司兩級法人體制改為總分公司一級法人體制。當時,就有業內分析師預測,在公司架構調整后,郵政資費改革將快速跟進。
在業內看來,市場調價對中國郵政的定價將產生影響,而其重要業務國內特快專遞EMS將首當其沖。此前,國家之所以對這塊業務管控較嚴格,一方面是基于安全考量,因為美國“9·11”事件后曾發生過通過郵件來散播炭疽病毒的事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郵政承擔著政策性任務,比如將黨報黨刊遞送到邊遠地區等,國家希望通過中國郵政的市場性服務,來支持其政策性任務。“但總體來看,隨著民企和外資企業帶來的市場沖擊,政府定價模式開始制約中國郵政的發展,放開價格也是必然之選。”長期研究流通行業的中國社科院中國社科評價中心常務副主任荊林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EMS降價幾成必然
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EMS資費價格為全國“一口價”,并無省內省外區分,國內業務起重資費起重500克及以內為20元/票,且包裝單和面單均需另收費。該價格按跨省業務分,除了與順豐跨省價格相當外,要遠高于“三通一達”主流的全國包郵價,若對于價格更低的同城業務,EMS更是毫無價格優勢可言。此外,EMS在時效方面也并不占據主動。
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快遞行業本就是一個市場競爭性服務,定價權必然要交回給市場。據了解,受歷史遺留問題影響,郵政快遞業務定價權一直由政府控制,且已多年未調價。
在業內看來,由市場定價后EMS降價已是必然,但更重要的是改制后的EMS拿到浮動定價權。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為適應市場化運作,早在五六年前,EMS已開始對大客戶提供折扣價格,但普通消費者并不能享受折扣。隨著民營快遞企業的興起,EMS市場份額逐年大幅度縮小。徐勇表示,市場定價后,EMS完全可以根據成本、市場需求、競爭對手價格等多方因素進行“機票式”浮動定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6月5日熱卷價格走勢預測
- 下一篇:本周鋼鐵資訊回顧(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