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專家:寬帶投資回報期長 價格需逐步下降
2015/6/10 8:35: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寬帶提速降費備受社會關注。運營商方案被指沒誠意,那么如何做才算是真有誠意呢?寬帶網的建設和運營成本,能否支撐資費斷崖式下降?要實現偏遠地區百姓的寬帶可獲得,互寬帶提速降費備受社會關注。運營商方案被指沒誠意,那么如何做才算是真有誠意呢?寬帶網的建設和運營成本,能否支撐資費斷崖式下降?要實現偏遠地區百姓的寬帶可獲得,互聯網企業是否也應該分攤普遍服務成本?我國的電信市場到底是不是一個壟斷市場?在“互聯網+”時代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如何實現互利共贏?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主任史煒近日接受了《人民郵電》報記者的專訪,詳解寬帶提速降費背后的經濟邏輯。
通信網絡建設及維護需要巨額資金,成本回收期至少七八年,4G上馬后,部分運營商3G網絡資產將逐步被棄置,成本回收無望,資金壓力大,運營商需要逐步消化。互聯網企業租賃網絡資源有成本,但同國際水平相比較低。
對于互聯網企業租用電信公司網絡資源的成本問題,史煒的判斷標準很簡單——“哪天他們自建網絡了,就說明網費高了”。根據年報數據,2014年騰訊公司網絡成本占總成本的7.7%、占經營收入的5.4%,百度公司這兩項指標分別為7.9%和5.8%,樂視公司分別為4.2%和3.6%;而同期運營商網絡投資占收比達34.6%,網絡成本占總成本比更高達65%。而在國外,互聯網公司、OTT公司所支付的帶寬服務成本占整個成本的比例普遍高于我國。
另外,互聯網公司的核心價值和電信運營商有著顯著的不同。互聯網公司是輕資產,它們關注的核心是在網上可以形成多少增值服務,但是運營商的核心則是普遍服務,首先要保證網絡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其次才會考慮增值服務。尤其是在技術更新換代快的移動領域,運營商建設網絡的花費之高超乎外界想象。隨著標準的提高,從2G到3G再到4G以及未來的5G,每一次網絡升級運營商幾乎都需要投資。
我國是在2009年1月發放的3G牌照,2013年12月發放的4G牌照,近5年時間每家運營商3G投資成本約為2000億元。而中國移動去年一年的資本開支就超過了2000億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預計4G建網總成本均將達到2000多億元。從國際經驗來看,通常3G網、4G網投資回報需要7~8年。以中國電信為例,投巨資建成的3G網絡才使用了6年即要開始投資建設4G網,可以說3G連建網成本都沒收回來,但在2019年前,3G網絡投資每年依然會給中國電信產生高達200億元的折舊成本。盡管如此,運營商依然努力讓消費者享受高速網絡的紅利。2014年6月,中國電信推出的4G網絡速度相比3G增長超過10倍,但資費便宜了30%,今年5月,為響應“提速降費”號召,又降了30%。但消費者還是樂于用韓國等4G發達市場的資費跟我國相比。史煒認為這并不科學。以韓國為例,它國土面積小,人口密集,運營商建網難度比我國運營商小很多。另外,韓國4G發展已經進入第4個年頭,開始接近4G回報期,其降價空間明顯要比我國剛上馬4G要大,為此消費者應該再多點理性和耐心,給我國運營商建網、發展用戶、進一步降價更多時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