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核電業進入“三國時代”:三大因素或定行業未來走勢
2015/6/17 8:34:5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中國核電業進入了“三國時代”。2015年5月底,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分別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兩家公司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合中國核電業進入了“三國時代”。
2015年5月底,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分別發布公告,經國務院批準,兩家公司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合并后國電投資產將超過7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并集核電研發、工程建設、運營管理能力于一身。至此,中國將擁有國電投、中核、中廣核三家一體化核電公司,三分天下的競爭格局已經明朗。
在此之前,中廣核電力股份上市,紅沿河核電站5、6號機組獲得核準,以及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正式開工等,意味著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以后,中國核電建設將進入一個新高潮。
中電投內部人士表示,合并后中電投會將現有的核電資產注入到國核技。由中電投和國核技分別在常規電和核電兩方面分工協同,并列于國電投下的子公司。但國電投能否跨過“整而不合”的門檻,走出一條1+1>2的道路,尚是未知數。
核電業的大格局已定,核電的經濟性如何、內陸核電能否順利啟動、第二梯隊“攪局”等因素,則決定了核電行業的未來走勢。
內陸核電能否啟動
可以預期的是,隨著國電投的成立,其核電資產的上市將成定局。通過與資本市場的對接,核電企業獲得了開啟新項目的所需資金。但要滿足核電重啟后的有序發展,內陸核電何時放行成為首要問題。
2012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部署,“十二五”時期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但隨著“十二五”進入尾聲,呼吁內陸核電盡快重啟的聲音漸強。
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的相關人士介紹,近期,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工程院對中國內陸核電站廠址進行了調研,即安全性上是否符合開工建設的條件,這被認為是內陸核電放行的前奏。考慮到核電審批周期較長,保守估計啟動的時間點可能會在“十三五”中期。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寧和江西彭澤這三大內陸核電項目,或成為第一批啟動的內陸核電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