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企對決票代:爭奪血拼戰才剛開始
2015/6/19 8:34: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進入6月份之后,南航率先宣布機票代理費降低為0,隨后國航、東航、廈航同步跟進。航空公司降低票代傭金的態勢一直在持續,但是如此徹底的和國際接軌實現“歸零”確是第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商之間的博弈儼然已經進入高潮。
進入6月份之后,南航率先宣布機票代理費降低為0,隨后國航、東航、廈航同步跟進。航空公司降低票代傭金的態勢一直在持續,但是如此徹底的和國際接軌實現“歸零”確是第一遭。
一時間,關于傳統票代走向末路的論調此起彼伏,甚至有分析機構發布報告稱,攜程去哪兒網這類大型在線旅游網站的業績可能因此受到沖擊。
事實果真如此嗎?曾經叫苦“不給攜程藝龍打工”的航空公司能夠輕松擺脫票代的渠道束縛嗎?很不幸,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根據目前航空公司公布的“零傭金”的票代政策,其歸零的主要是給予票代的“前返”費用。在機票分銷行業,航空公司的分銷成本=前返(機票銷售代理費)+后返(銷售獎勵),也就是俗稱的“3+X”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前返”的3%是提成保底代理費率,相當于機票代理商的“基本工資”,也是大多數中小型票代的收入的全部。但是對于像攜程、去哪兒等這類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優勢的大型機票代理商而言,其更多賺取的則是更為豐厚的后返。
基于以上,零傭金政策的出臺很有可能直接導致的結果是使得機票代理從業者“強者恒強、弱者恒弱”,整個行業的洗牌加劇,原有的分散市場資源向大代理手中進一步集中。這意味著,航空公司寄希望藉此從代理手中爭搶份額的打算很可能并不會順利實現。
其次,根據目前坊間流傳的說法,航空公司此輪集體降低代理費更多是出于“國資委的行政要求”,比如南航就被要求今年代理費在2014年基礎上降低9億元。換言之,對于航空而言,眼下的“加速直銷、降低分銷”更多的是一種被外力推動著向前,而不是一種自身能力發展的水到渠成。
這些能力至少包括:你的網站和APP是否體驗流暢、購買支付方式是否能夠滿足用戶的各式需要,如果發生航班延誤相應的消息推送能否同步跟上、機票的退改簽流程是否合理化且能夠支撐短時間內訪問流量或者電話接入量的大幅攀升,等等。
很遺憾,目前看來,對于已經多年來習慣躺在代理人提供的溫床尚低大多數航空公司而言(目前國內航空公司的分銷占比高達近80%),此方面的能力基本都是有一定程度缺失的。所以想要徹底擺脫代理絕非朝夕之事。
再次,航空公司未來和類似攜程這樣的大型代理人的競爭和沖突很有可能只會越來越激烈。這不僅僅是因為后者對于航空公司渠道的把控和航空公司自身直銷沖動的矛盾,還有非常重要的、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國內主要航空公司都正在從原有單一航空服務提供商向綜合航旅服務提供商轉型,希望藉此來提供自身業務的抗風險能力。而眾所周知,這個方向則恰恰是諸如攜程這樣的大代理一直在籌謀的方向,且后者因為起步較早已經一定程度上搶得先機。可以預見,未來航空公司和這些大票代之間必然將面臨一場圍繞“一站式出行產品”的終極對決。
這場圍繞渠道和用戶的爭奪血拼戰才剛剛開始,而航空公司想要取得最后的勝利,無疑還任重道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