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制造”助力中國制造2025
2015/7/9 8:33: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12年。當年還是互聯網圈內的一種發展理念探索,但僅僅3年后,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互聯網+”中的“+”是什么?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這個概念最早提出是在2012年。當年還是互聯網圈內的一種發展理念探索,但僅僅3年后,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互聯網+”中的“+”是什么?是傳統行業的各個行業。中國互聯網十幾年的發展,看到“互聯網+”已經徹底改變了各個行業!無疑,“互聯網+”在未來的商業模式中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互聯網企業迫不及待地想在改造和顛覆傳統行業中發現巨大商機。在過去一兩年中,互聯網和很多傳統產業一旦結合的話,就變成了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東西。
易往信息董事長陳寧先生認為:“騰訊、淘寶、京東等消費類物聯網,滿足了客戶與商品在不同時空的交流,符合了現代營銷與技術的轉變,無論是買家還是企業都大受其惠,但是這些只在流通供應層面,解決的是消費效率的問題,但根本,仍然是在制造,因為制造才是基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品與價值創造方。”陳寧從消費類互聯網切入,并不是想否定消費類互聯網的價值,而是希望提供新的角度去看待物聯網,更關鍵的是希望喚醒大家新的認知——關于消費類互聯網的同胞工業互聯網的價值所在。回歸工業與制造,那才是價值創造的源頭。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互聯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概念都直接受益于“互聯網+”。其中,最先得到政策助力以及最早實現的行業便是工業互聯網。互聯網技術和工業、制造業技術更加緊密地結合,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是極其深刻的,被稱之為新一輪的工業革命。陳寧表示,目前,無論是德國提出的“工業4.0”還是美國提出的“工業互聯網”都是在這一思路下進行的實踐。而有別于已實現工業化的美國和德國,我國目前尚處于后工業化時期,因此,推動我國互聯網與工業、制造業的結合與落地,具有在制造業方面追趕和跨越歐美發達國家的雙重意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