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7%
2015/8/22 8:34: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正在放慢。中國不再像以前那樣承諾超快的增長速度和豐厚的利潤。大眾汽車等知名外國汽車制造商和北京汽車集團等中國汽車制造商都相應地受到了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正在放慢。中國不再像以前那樣承諾超快的增長速度和豐厚的利潤。大眾汽車等知名外國汽車制造商和北京汽車集團等中國汽車制造商都相應地受到了投資者懲罰。更重要的是,出乎意料地減速壓制了中國的長期潛能。
蕭條肆意彌散。7月中國汽車銷量減少了7%,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近將全年汽車銷量增長預期從之前的7%下調至3%。豐田汽車將中國描述為一個“市場環境極端惡劣”、沒有多少盈利性的國家。美國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準備將價格減少5%到6%。大眾汽車高端品牌奧迪正重新評估銷量目標,有報道稱,該汽車品牌已經向經銷商提供了共計12億元的資金援助。
作為全球汽車產業的寵兒的中國汽車市場無疑發生了驚天逆轉。規模大曾是吸引外國汽車商來華發展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增長和盈利性也同樣充滿吸引力。麥格理的數據顯示,十年里,中國人均汽車數增長了五倍。這點也極具吸引力。例如,通用汽車中國合資企業去年凈利潤率達到9.8%,其貢獻的股權收益相當于通用汽車稅前利潤的近一半。
消費者因素
哪里出了問題了?顯而易見,中國最近股市暴跌,經濟減速發展、反腐敗措施都是元兇。但是它們的影響看起來都被夸大了。首先,經過股市風暴后,投資股市的人并沒有那么多。與此同時,消費者情緒實際上看起來還相當強勁,房價、乘飛機旅行、看電影人次以及手機用戶都在增加。
由此看來,其他因素也在發揮作用。首先,經濟問題看起來更多的是區域性的——諸如內蒙古等內陸省市正遭受著大宗商品價格走低的過度折磨。
其次,消費者偏好也在不斷變化。消費者需求從小轎車轉移到SUV的速度之快以至于一些汽車制造商反應不及。產品陣容陳舊的Marques汽車正輸給那些有著新款車型的汽車制造商們。奔馳汽車在中國并沒有陷入危機,上個月奔馳在華銷量增加了41.5%。
最后,認真研究后,我們不難發現疲軟的同比結果也顯得更不準確了。2014年,有傳聞稱汽車限購令即將實行,之后成都、大連、武漢和其他數十個城市的市民們蜂擁至汽車展廳看車。而即使在銷量較好的年份,夏天人們也很少到展廳看車。
假期因素
短期回彈不可避免。在每年10月1日國慶節假期前夕以及年底的時候,中國汽車銷量通常激增。今年秋天,由于有大量新車型推出,中國汽車銷量增長可能尤為突出。
分析師們在“乘用車銷量今年增幅將為多少”這個問題上意見不一。Jefferies預期毫無增長,而CLSA卻指望下半年銷量激增從而使全年銷量增長7.5%。但是這些都是短期前景,中國汽車市場的長期前景才是真正重要的。
好消息是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仍有極大的增長空間。盡管目前增長遭遇瓶頸,但是中國去年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僅為106輛,遠低于其他新興市場的千人擁有汽車數。麥格理分析師們以韓國作為模板估計,在五年內,中國每千人擁有汽車數量可能達到200輛。汽車貸款也有可能提振汽車需求,如今每5個購車的中國人中僅有1個利用貸款。
反應過度
投資者們反應過度了嗎?自5月初以來,FTSE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商指數已經跌了37%,相當于170億美元。大眾汽車和通用汽車的股價分別下滑了23%和14%。諸如長城汽車(601633)等中國汽車制造商的股價跌幅更大。自5月以來,長城汽車在香港發行的股票的價格已經跌了近60%。
然而,現在要弄清股價動向需先明確兩點。首先,盈利性受損的程度。許多新工廠正在建設中,即使需求持續增長,供應量增長速度加快也可能使汽車制造商更難遵守價格規律以及以全產能運營工廠。
其次,如果未來不像預期的那樣,情況將變得如何?這樣的危險將更少地受到處于萌芽期的二手車市場或席卷全行業的科技的影響。但是如果中國經濟改造之路更為崎嶇波折,那么消費者信心將喪失,更少人將購買自己的第一輛汽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網曝月虧6億元 美團燒錢模式遭質疑
- 下一篇:4張圖全面解讀“互聯網+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