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置稅減半政策效果減弱 自主品牌受惠有限
2015/10/20 8:33: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今年車市的冷淡出人意料。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車市自2008年來未曾出現過的產銷“雙降”情況,持續了4個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今年車市的預測,也從年初的同比增長今年車市的冷淡出人意料。從今年5月開始,中國車市自2008年來未曾出現過的產銷“雙降”情況,持續了4個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今年車市的預測,也從年初的同比增長7%,在7月時下調為3%,甚至認為會負增長。而到了8月,中汽協已經呼吁“救市政策”。
這一呼聲在9月底得到回應。9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自今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以促進“調結構擴內需”。的政策具體到一輛汽車上,減半購置稅相當于優惠了4.273%的購車款,比如售價10萬元的車,能夠便宜4273元。
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推出給車市帶來了希望。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目前1.6L及以下乘用車仍是新車銷量占比較大的細分市場,救市新政影響范圍相當之廣。相似的政策曾在2009年出現,彼時中國政府推出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當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增長了48.30%和46.15%,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此政策幾乎覆蓋了奇瑞全部的產品,受惠面很大。對消費者而言,汽車購置稅占購車總費用比重相對更大一些,政策刺激作用也會更大一些。”奇瑞總經理助理金戈波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江淮汽車乘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李建華也預計政策對對江淮全系均有巨大促進作用,“相信公司四季度銷量會創新高”。
但更多接近終端市場的人則認為,購置稅減半的刺激作用雖在,但效果已經大幅減弱。“這次購置稅減半政策,與2009年的購置稅優惠措施在效果上有很大的區別,作用可能很有限。”國內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的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實際上自主品牌的受惠幅度也并不像預計那樣樂觀。”東風風神一位人士表示。
效應因何減弱
“國家再次推出減免購置稅的政策,將推動小排量車型進一步發展。”龐大集團總經理李金勇認為。在2009年,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減5%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出臺之后,使得2009年汽車市場迅速進入“暴漲階段”,直接推動小排量車型飛速增長。
數據顯示,2009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累計銷售達719.55萬輛,同比增長7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70%,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為歷年最高。但今年車市是否因此而扭轉?
“綜合幾千元的優惠對一個買十幾萬車的來說,影響不大。”上海大眾一名4S店銷售經理向記者表示。原因在于,早在政府購置稅政策出臺之前,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掀起了大范圍、大幅度的價格戰,其中企業降價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購置稅的減免。比如長安福特,在今年5月給出了一個月內全系免購置稅的政策,優惠的幅度在1-2萬之間。
除了長安福特,奇瑞、東風雪鐵龍、一汽大眾等都有過類似以減免購置稅而變相降價的促銷活動。除此之外,車企還有官方降價、新車全險促銷等,幅度也比較大。分析認為,政府的購置稅減免與廠家有重疊,只是再次確認了優惠,而車企不得不在此基礎上更換優惠方式,以維持優惠幅度不滑坡。
本月初,奇瑞汽車、觀致汽車等多家自主品牌相繼宣布在政府購置稅減半的基礎上再免除另一半費用。而其它車企,也有不少也在此基礎上給出了新的優惠政策。但也有借此縮小優惠的案例,“政策對市場作用并不明顯,但我們的優惠立馬減小了很多。”西南地區一名一汽-大眾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
東北地區一位合資品牌4S店銷售經理告訴記者,減免購置稅的政策有導向作用,但效果并不大。“相較于9月份,10月銷量環比小幅增長,再加之本來這也是旺季,效果真的難說,但肯定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好。”該人士表示。
而上述廣匯汽車人士向記者透露,有政府相關機構近日在業內摸底新一輪救市政策的效果,但得到的結果是,效果并不理想。“今年的整體經濟形勢較差,消費者的收入下降使得其購買新車的意愿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只能是謹慎樂觀。”該人士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