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期價7個月下跌30% 現貨種植面積將縮小1/3
2015/11/7 8:32: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面對國內龐大的現貨庫存,最近7個月玉米期貨價格已由一季末的高點下跌約30%。與此同時,對于玉米豐產不豐收的局面,國內種植結構調整也在展開,農業部近日提出,未來面對國內龐大的現貨庫存,最近7個月玉米期貨價格已由一季末的高點下跌約30%。與此同時,對于玉米豐產不豐收的局面,國內種植結構調整也在展開,農業部近日提出,未來5年內,國內玉米種植面積將縮小1/3。市場人士預計,此舉將長遠提振玉米價格。
農業部日前下發的《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鐮刀彎”地區玉米種植面積減到1億畝,比目前減少5000萬畝以上,折合減少玉米產量2100萬噸。“鐮刀彎”地區也是農業部首次提出的區域劃分,包括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等13個省份,這13個省份的玉米播種面積約占全國玉米播種面積的70%。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臨儲玉米結余量已經高達1.5億噸,而今年中國新季玉米產量又獲增產,預計將達到2.197億噸。玉米庫存正在向歷史峰值攀登。除了玉米,相關機構根據政策性糧食收購數量及拍賣成交情況測算,中國政策性小麥庫存約有4000萬噸,稻谷的庫存也同樣豐盈。中國玉米、小麥、稻谷的庫存加起來約為2.3億噸,高居世界之首。
由于龐大的庫存積壓,玉米和玉米淀粉期貨價格在年內出現巨大跌幅。其中,10月13日,玉米期貨主力合約1605合約最低跌至1763元/噸,也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低。自3月以來,玉米期貨的跌幅達到了32%,玉米淀粉期貨的跌幅達到了37%。即便如此,目前國際大豆、玉米、小麥、大米價格仍然分別比國內價格每噸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
為積極化解龐大庫存,相關部門正加快行動。11月1日開始,國家開始玉米托市收儲,玉米臨儲收購價格已經下調。2015年東北臨儲收購政策發布的收購價格為1元/斤,相鄰等級之間差價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收購價格較上年下調240元/噸。另外,近兩年東北深加工補貼力度不斷加碼,力圖通過補貼來提振深加工企業參拍的積極性和開工率,加快國家庫存的消化。
對此,方正中期分析報告表示,農業部政策對于短期價格影響不大,近期重點在于國家收儲情況。由于收儲和加工補貼政策使得供應壓力有所放緩,加上東北新糧尚未批量上市,推動玉米期貨價格獲得支撐。但是由于收購質量標準趨嚴,收購價格低等問題,使市場仍存觀望情緒。從盤面上看,玉米主力1605合約在利多因素影響下,市場做多意志仍不堅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