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未來五年將在京津冀率先實現城際快充
2015/11/19 8:33: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昨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昨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至去年底已建成3.1萬個充電樁
充電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各類集中式充換電站和分散式充電樁。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780座,交直流充電樁3.1萬個,為超過12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
《指南》提出,到2020年,要優先建設公交、出租及環衛與物流等公共服務領域充電基礎設施,新增超過3850座公交車充換電站、2500座出租車充換電站、2450座環衛物流等專用車充電站。
同時,推進公務與私人乘用車用戶結合居民區與單位停車位配建充電樁,新增超過430萬個用戶專用充電樁。
在交通樞紐、大型文體設施、城市綠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車場、路邊停車位等城市公共停車場所,建成超過2400座城市公共充電站與50萬個分散式公共充電樁。
無固定車位用戶可“分時共享充電”
《指南》提出,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鼓勵企業通過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建立充電車位的分時共享機制。
各地還要明確各類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中充電設施的建設比例或預留條件要求。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
焦點1
京津冀將率先實現城際快充
《指南》提出,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位,建設城際快充網絡,2020年底前初步覆蓋大部分主要城市,滿足電動汽車城際、省際出行需求。
時間進程分為兩個階段,2015年之前初步形成“四縱兩橫三環”(四縱:京滬高速、京港澳高速、沈海高速、京臺高速,兩橫:青銀高速、滬蓉高速,三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500座城市快充站。
2020年之前形成“四縱四橫”(四縱:沈海、京滬、京臺、京港澳,四橫:青銀、連霍、滬蓉、滬昆)城際快充網絡,建成超過1000座城市快充站。
《指南》還特別提出要率先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霧霾防治重點區域的城際快充網絡,各主要城市間實現互聯互通。
張欣認為,建立城際快充網絡,可以讓電動車走得更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環境保護。目前的電動車行駛里程一般在200公里,如果開空調或遇到堵車,就只有一百多公里,像現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往來更加密切,但很多車主不敢走遠,擔心去天津的路上沒有充電樁。
張欣表示,城際快充網絡由于基本屬于集中建設規劃,建設點與電網離得較近,用地限制也比較小,會更加節約投入的成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